《鲁迅自传》导读练习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自传》导读练习及答案

一、导读

㈠作家作品

㈡要点提示

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浙江()亲戚()乞食()彷徨()

学籍()筹办()皖()

2、内容结构

本文共四段,按内容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写个人生活、求学、工作的经历。

第二部分(4)写创作和著述情况。

3、写作特点

(1)言简意赅,内容丰富

作者仅用千字左右,便将自己近50年生平,包括家庭、求学、工作与创作的情况尽收笔下,语言高度括。例如,作者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本是很复杂的,需要很多的笔墨,然而作者只用一段文字就把复杂的思想变化过程叙述清楚了。由此不难看出,本文的容量很大,这也反映出作者具有非凡的驾驭语言的功力。

(2)线索分明,层次清晰

本文从整体上看,用的是顺叙写法,即以时间为序自述生平,重点叙述了个人经历中的主要内容,线索非常清楚。

(3)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本文共四段,内容各有侧重,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从内容上看,第1段写在故乡时的少年生活;第2段写青年时代离乡在外求学的情况;第3段写回国之后的工作情况;第4段写在创作上的成果,衔接紧密。

从结构上看,首段结句写要离乡“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次段写“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段末写“我便回到中国来”;三段首句是“我一回国……”,段末是“一直住在上海”;尾段写自己的创作和著述情况。段与段之间自然勾连,过渡巧妙。

4、重点探究

(1)理解下列重点语句.

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这段话,用极简洁的文字交待了自己少年时代的家庭变故,避难寄人篱下以及艰难求学的历程。这段看似客观平淡的叙述中,包含着少年时代无尽的辛酸和苦涩,更流露出强烈的自尊感和反叛意识。

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这一段话,鲁迅用高度括而简练的文字,把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两次重大选择很朴实地展示给读者,言简意丰,蕴藉深刻。

(2).试将作者大半生的主要经历按时间顺序制成表格。

(3)课后题第二题。本题旨在引导大家结合《呐喊自序》,深入剖本文第二段的内容。

鲁迅的第一次人生转折是:家庭由小康坠入穷困,18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不收学费的水师学堂,半年后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作者考入水师学堂,表明作者思想进步,因为在守旧的人们看来,水师学堂是走投无路的人才去上的学堂,没有出息;“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由此可见作者当时想走的是实业救国道路。

鲁迅的第二次人生转折是:矿路学堂毕业后被派往日本留学,并决意学医。改变自己熟悉的专业是要反复考虑的,但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民族的振兴,他毅然选择了学医,选择了医学救国的道路。

鲁迅的第三次人生转折是: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后,决定弃医从文。这次人生转折决定了他的后半生。“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期间,看到一部反映日俄战争的时事影片,影片上日军屠杀中国人,竟有一些中国人在一旁围观,争看“热闹”。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作者的心,使作者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决心弃医从文,“我以我血荐轩辕”。作者说:“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所以,鲁迅开始学习文学,走文学救国道路。

纵观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他所学专业几经变化,然而救国救民的爱国心始终不渝,从未动摇过。

(4)课后题第三题。本题旨在引导大家通过比较,揣本文的语言特点。

《自传》文言味较浓,《鲁迅自传》系流畅的白话文。

《老舍自传》中大量运用了骄偶句,《鲁迅自传》则用的错落不齐的句。

《老舍自传》语言诙谐;《鲁迅自传》语言庄重。

(5)课后题第四题。本题旨在引导大家进一步深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不能。“变化”是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用在这里不符合文意。“变故”指的是意外发生的事故或灾难;用在这里非常确切,它写出了“我”家

文档评论(0)

野兔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工程资料库

认证主体璧山区千度网络服务部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00120MAABT12C7H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