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五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含解析.docVIP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五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8-

五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40分钟6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年广东适应性测试)鸦片斗争之前,按国际惯例,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以缔约方或第三方的文本作为解决争议的准本。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却以英文文本为准,中法《天津条约》以法文文本为准。此后,以外文文本为准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反映出清政府()

A.丢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

B.逐步接受国际惯例

C.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

D.坚守天朝上国观念

【解析】选A。中英《天津条约》却以英文文本为准、中法《天津条约》以法文文本为准,这体现了清政府丢失与列强交往的主动权,故A正确;起源于欧洲的近代民族国家主权、外交原则、国际惯例等概念,在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还不具备,直到1861年清政府被动设立总理衙门,故B、C不正确;“坚守天朝上国观念”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

【加固训练】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考证了在鸦片斗争中负有重大责任的清朝统治者的战后反应:琦善等6人几乎没有反应;耆英、黄恩彤主见柔夷顺夷;刘韵珂主见“阳示德意,阴加钳制”;林则徐主见对抗;道光帝在后三者间游移。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推卸战败责任 B.谋求制敌之道

C.缺乏理性反思 D.改进外交策略

【解析】选C。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斗争之后,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失败的根源在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反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不明白近代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缺乏理性反思,故C正确。A、B、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解除。

2.(2024·肇庆模拟)“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从前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它使()

A.列强侵略势力深化长江流域

B.中国被迫开放了福州等通商口岸

C.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解析】选A。材料“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反映的是其次次鸦片斗争期间列强势力侵入京津地区。结合所学,其次次鸦片斗争期间签订《天津条约》,开放南京等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深化长江流域,故选A;B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解除;C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影响,解除;D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影响,解除。

3.1894年11月,日本驻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在美国《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声称:“这场斗争在肯定程度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固执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栗野慎一郎的言论表明,当时日本()

A.深受《独立宣言》的影响

B.获得了西方列强广泛支持

C.重视驾驭国际舆论话语权

D.致力于推翻中国封建制度

【解析】选C。由材料“这场斗争在肯定程度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固执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可知日本主动构建自身的文明形象和清政府的野蛮形象,把自己标榜为文明和进步的国家,把清政府描述为腐朽落后的国家,迎合了西方的文明思维,留意驾驭国际舆论的话语权,故选C;《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A;材料强调的是日本驻美国公使发表的文章,并未提及西方列强的看法,解除B;日本发动斗争的目的在于抢夺资源,侵略中国,解除D。

【拔高训练】

台湾巡抚唐景崧在《马关条约》签署当日上奏清廷“挽救英、俄为同盟,许其保辽、保台”。台湾绅士代表向英国领事提出:在中国保有主权状况下,将行政权与各种捐税交予英国以换取英国的爱护。上述行动说明台湾官绅()

A.在保台策略上分歧严峻

B.寄希望于国际干预

C.放弃了自主保台的努力

D.主见国际共管台湾

【解析】选B。从材料可知台湾官绅为了保住台湾,希望在赐予外国肯定特权的基础上,由外国帮助收回台湾,体现的是台湾官绅为了保台,寄希望于国际干预,故选B;台湾巡抚和台湾绅士代表在保留中国主权的基础上获得外国帮助、守住台湾的看法上是一样的,解除A;材料中台湾巡抚和台湾绅士代表提出的主见建议,违背清政府的割台条约,就已经体现出台湾人民自主保台所做的努力,解除C;从材料中“挽救英、俄为同盟”和“在中国保有主权状况下”可知,台湾官绅是希望保留台湾归属中国的权利,并不是主见国际共同管理台湾,解除D。

4.《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有一幅漫画,这反映了当时()

A.帝国主义列强合谋门户开放

B.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

C.帝国主义列强合谋折服中国

D.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代理人

【解析】选B。依据漫画“留意,店员们,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可知其反映了各国确定武力折服清朝,但因各自的利益,其实各有算盘,故选B;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1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