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苏轼词两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两首词。
精准理解两首词的词句含义,深入把握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清晰掌握苏轼豪放派词风的特点,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对古典诗词的朗读能力。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词的意象、意境,提升诗词鉴赏能力。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培养积极面对生活挫折的心态。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两首词的内容和主旨,体会苏轼的情感世界。
学习苏轼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技巧。
2.教学难点
深入领会苏轼豪放词风与婉约词风的差异,把握其豪放词的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从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2.讲授法:系统讲解诗词的背景知识、词句含义、艺术特色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交流观点,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诗词所描绘的氛围中,增强对作品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有关赤壁风光的视频,展示赤壁的壮丽景色:陡峭的石壁直插云霄,汹涌的江水奔腾不息,惊涛拍打着江岸,激起层层浪花。画面配以激昂的古典音乐。
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看到如此雄浑壮阔的景色,你们能想到哪些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相关作品呢?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描写赤壁的诗词,如杜牧的《赤壁》等。
3.顺势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介绍苏轼在词坛的重要地位以及这两首词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
1.作者介绍
通过PPT展示苏轼的画像,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在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成就,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强调苏轼坎坷的人生经历,如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这对其词作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2.背景介绍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当时他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面对壮丽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联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此词是苏轼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所作。词人在途中遇雨,却表现出了从容不迫、旷达超脱的心境。
(三)初读感知(10分钟)
1.教师范读
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在朗读过程中,注意突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势,以及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慨之情。
接着范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展现出苏轼在雨中从容淡定的心境,读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
2.学生跟读
学生跟随教师的范读,逐句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节奏、语调、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两首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
4.指名朗读
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其朗读的优点与不足,如字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情感是否到位等。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时指导和鼓励。
(四)文本解读(25分钟)
1.《念奴娇·赤壁怀古》
词句理解
逐句讲解词的大意,重点解释风流人物故垒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等词句。例如,风流人物指的是杰出的英雄人物;故垒即旧时的营垒;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生动地描绘了赤壁江水的汹涌澎湃;羽扇纶巾形容周瑜的从容儒雅;樯橹灰飞烟灭写出了赤壁之战中曹军的惨败。
引导学生翻译全词,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纠正学生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意象分析
提问学生:词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找出大江赤壁乱石惊涛雪周瑜等意象。
分析大江这一意象,它滚滚东流,不仅展示了赤壁的雄浑壮阔,也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不断流淌,为下文引出千古风流人物做铺垫。赤壁是故事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