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征文:蝉蜕.docxVIP

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征文:蝉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征文:

《蝉蜕》

老张的铁皮盒里躺着三枚奖章,边角的包浆像岁月的痂。最旧的那枚刻着1987年度劳动模范,是他在高炉前焊枪与烈焰搏斗的勋章。如今奖章表面锈迹斑驳,如同厂区废料堆里那些被时光啃噬的钢轨。雨天摩挲时,锈屑簌簌落在掌心,仿佛为褪色的荣光举行安魂仪式。

厂区围墙外的麻雀群栖在锈蚀的钢梁上,羽毛沾染氧化铁的红,远望如同燃烧的火星。老张说它们的祖先曾偷衔钢屑筑巢,如今高炉熄火三年,烟囱再无白烟,麻雀的晨鸣却愈发清越——那是钢铁与自然在废墟上谱写的和解之诗。

老张的回忆总在黄昏时分苏醒。那时他刚从技校毕业,站在高炉车间的阴影里,看着师傅们像指挥千军万马般操控着钢铁巨兽。高炉的轰鸣震颤着胸腔,火星在焊枪下绽成金色的蒲公英。他记得第一次独立焊接时,面罩上的反光映出自己涨红的脸,飞溅的铁水在防护服上烧出焦痕,却在领奖台上化作勋章的纹路。三十年来,他见证过钢水如银河倾泻的盛景,也目睹过最后一炉铁水在冷却塔里凝固成琥珀。厂区的梧桐树记得那些年,工人们下班时衣襟上的铁屑在暮色中闪烁,像拖着星尾的流星。

艺术家小莫的工作室藏在废料区深处。推开门,铁锈的腥气与松节油的芬芳交织成奇异的香。成吨的钢铁残骸在月光下泛着幽蓝,齿轮、轴承、断裂的钢梁在墙角堆叠成金属的山脉。小莫总在凌晨三点工作,钨丝灯在满地零件上投下细长的影子。他用角磨机打磨齿轮的齿尖,火星在黑暗中划出银色弧线。当晨光漫过窗棂,那些冰冷的钢铁在晨雾中苏醒:齿轮组合成振翅的雄鹰,轴承串联成游动的巨蟒,断裂的钢梁在焊接处重生为扭曲的树根。工作室最深处的钢铁森林里,用氧化皮剪裁的蕨类在穿堂风中轻颤,废弃电缆编织的藤蔓攀附着生锈的钢架,仿佛工业文明的根系正在金属土壤里疯长。

环保站的小林蹲在新冒的蕨类旁,指尖轻触嫩绿。检测报告显示这片重度污染区竟自主修复出稀有蕨类,说明生态开始自救了。她望向等待批复的修复方案,资金链断裂的焦虑与三十年前高炉点火前的忐忑如出一辙。老张默默将焊枪抵住奖章,熔化的金属在雕塑基座上流淌,成为钢铁森林的血脉。

技校毕业的小凯爬上老厂屋顶,光伏板在他脚下铺展成银鳞。阳光掠过时,厂区浸在流动的水银中。他调试机械臂的手指越来越稳,能在两毫米硅片上焊接出0.01毫米的精准。爷爷说高炉的火焰有灵魂。焊枪点火时,老张看见少年睫毛上凝结的光,我觉得这些蓝光也有。

评审会传来通过消息时,机械臂的运转声与短信提示音交织成新的工业交响。暮色中,老张站在钢铁森林前,看光伏板吞吐最后一缕夕照。麻雀的剪影掠过银鳞,鸣叫里再无钢铁的嘶哑。他忽然读懂废墟的隐喻:那些锈蚀的、破碎的、被遗弃的,从来不是终章——当蝉蜕坠地的刹那,新生的震颤早已在泥土深处萌发。

老张的焊枪在月光下划出银弧,将最后一枚奖章熔入钢铁森林的基座。金属液滴坠落时,他想起三十年前的某个深夜:那时他刚获得劳模奖章,与工友们在冷却塔顶看星空。老张,你看那颗星,像不像咱们的高炉?老李指着天狼星说。如今他已长眠在厂区后山,墓碑旁的野蕨正悄然蔓延。

小莫的工作室里,智能焊接机器人正将光伏板的边角料熔铸成新的雕塑。机械臂的精准度让他想起小凯调试设备时的专注。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就像钢铁与植物的共生。他给新作品取名《破茧》,用激光雕刻出蝉翼的纹路——那些曾经的工业伤痕,正在成为文明进化的基因链。

环保站的土壤修复实验在深夜继续。小林的团队发现,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正在重组,重金属被转化为稳定的晶态结构。这是大地的自愈力。她将显微镜下的菌丝图样与厂区老照片并置,发现菌丝的生长模式竟与当年的钢水流动轨迹惊人相似。生态修复的奥秘,或许就藏在这些跨越时空的对话里。

技校实训室的全息投影中,小凯看到自己焊接的硅片与老张的奖章在虚拟空间重叠。两代焊工的火焰在数据流中交融,化作钢铁森林穹顶的星光。他忽然明白:那些被时代淘汰的,终将以新的形态重生——就像蝉蜕虽留在枝头,但飞舞的已然是全新的生命。

暮春的厂区,光伏板阵列在风中轻颤,奏响金属的安魂曲。老张的铁皮盒已空,奖章的金属流进钢铁森林的血脉,成为新生命的养料。麻雀的羽毛不再沾染铁锈,它们衔来蒲公英的种子,种在齿轮的齿缝间。

小莫的新作《重生》在国际双年展引发轰动。观众在全息投影中看见:钢铁森林的根系穿透混凝土,与地下菌丝网络相连;光伏板的银鳞在月光下泛起磷光,如同钢铁巨兽的呼吸;而老张的奖章,正在某个齿轮的关节处,静静诉说一个文明的蜕变。

当最后一片光伏板安装完毕,老张在晨光中看见厂区的轮廓:那些曾被视作废墟的钢铁,如今化作支撑新生的骨骼。他想起小凯说过的话:我们不是在埋葬过去,而是在为未来播种。风掠过冷却塔的烟囱,带来远处新开发区的汽笛声——那是文明的接力棒,正在钢铁与阳光的交界处,完成最壮丽的交接。

文档评论(0)

182****77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