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仿真卷;快速核答案(点击”“跳转至该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小型玉器如双联玉璧、玉环等与红山文化同类器物特征一致;盆形鼎多见于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中、贯
?
耳壶多见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中。这表明当时()
A.阶级分化已经出现 B.已经产生早期国家
C.不同文明存在交流 D.审美观念开始萌生;2.下面是甲骨文中的“辰”字。据此推知,与当时“辰”的本意相关的是()
A.农业生产 B.王权象征
C.兼并战争 D.手工工艺;3.西域都护是汉代领护边疆少数民族的最高长官,通过“护道(丝绸之
?
路)”实现“护国(西域诸国)”,通过“护国”实现汉王朝经济打击、外交孤立进而迫使匈奴臣服的战略目标。这反映了西域都护设立的根本目的是()
A.开通丝绸之路 B.加强中外交流
C.巩固汉朝统治 D.促进民族交融;4.南北朝时期,南方诸政权曾先后采取措施,试图将私家荫庇的户口查
?
找出来,使之著籍于国家户口簿籍;孝文帝也进行改革,使原来的大户制逐渐被一夫一妻的小户制所取代。这些做法有利于()
A.壮大地方势力 B.增加财政收入
C.推动南方开发 D.加快南北统一;5.唐朝的货币流通量较少,不少物品在使用货币表示价值之余仍以绢布来交换。宋代则使用铜钱代替绢布、绵等,发达的时候还盛行使用称为
?
“交子”“会子”的纸币。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国家政权的统一
C.制币技术的进步 D.市民阶层的推动;6.下表是海外与郑和相关的文化遗产(部分)。从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
()
A.技术先进 B.历时较长
C.规模浩大 D.影响深远;???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7.徐光启在写《农政全书》的《除蝗疏》时,分析统计了从春秋到元代
?
所记111次蝗灾发生的月份和《元史》所载近400次蝗灾发生的地点,从而准确地划定了蝗灾发生的时间和地区,为蝗害的防治找到了客观依据。据此可知,《农政全书》()
A.具有科学理念 B.作品领先世界
C.遵循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多样;8.《从晚清到民国》中写道:“从中古东方型的社会,转入现代西方型的社会……其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但是那时的光绪爷要把这百年难
?
变之‘型’,而变之于指顾之间,其必然失败。”材料反映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未能抓住时机 B.改革急于求成
C.阶级基础薄弱 D.缺乏社会基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表现:缺乏坚强的领导组织,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改革急于求成;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未发动人民群众,缺乏社会基础)
2.客观原因: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反对改革。;9.从下面的目录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体现了民主共和理念
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宣告了封建制度终结;10.从戊戌到辛亥,报刊多以言论针砭时弊,抨击当局,鼓吹革命;五四运动后,报刊的政治功能更加凸显,新诞生的报刊不仅力求启发民智,更企盼进一步鼓动民众团结起来,以实际行动对抗反动统治。这一
变化体现出()
A.传媒事业的产生 B.民主科学的传播
C.政治制度的变革 D.民族意识的觉醒;11.孙中山在1924年的《民族主义》演讲中指出:“虽有四万万人结合
?
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这反映出孙中山认识到()
A.选择社会主义的迫切性 B.开创武装革命的紧迫性
C.联合其他力量的必要性 D.提高国际地位的必要性;12.下表为抗战时期部分代表性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意在()
?
?
?
?
?
A.激发同胞的抗战信心和勇气B.反映中国人民渴望自由平等
C.推动国共双方的第二次合作D.阻挡日本侵略者的进攻步伐;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一段时间内曾经有过“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而这场会议则给了新中国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释放善意的窗口。该会议为()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雅尔塔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的比较
;14.20世纪80年代,女性烫发在上海渐渐形成高潮。一头漂亮蓬松的卷
?
发、或大或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考道德与法治猜押试卷1.pptx
-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考道德与法治猜押试卷2.pptx
-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考道德与法治创新试卷1.pptx
-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考道德与法治创新试卷2.pptx
-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考道德与法治创新试卷3.pptx
-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考道德与法治信息试卷1.pptx
-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考道德与法治信息试卷2.pptx
-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考道德与法治信息试卷3.pptx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对点提分试卷(1) 常规设题素材专练.pptx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对点提分试卷(2) 选择题易错类型专练.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