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银行知识财经金融知识竞赛-打击非法集资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2025年银行知识财经金融知识竞赛-打击非法集资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银行知识财经金融知识竞赛-打击非法集资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非法集资案件调查取证可采取行业执法调查和()两种形式。

A、联合调查

B、特殊调查

C、专项调查

D、一般调查

2.对跨地区的非法集资案件,公司注册地在涉案地区的,由公司注册地()负责;公司注册地不在涉案地区的(包括其他情形),由()的地区牵头负责,相关地区积极配合并负责做好本地区工作。

A、牵头涉案金额最多

B、牵头涉案人员最多

C、牵头涉案金额最少

D、牵头涉案人员最少

3.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4.面对非法集资的陷阱,我们要做到()

A、对高息“诱饵”不动心

B、对老板“实力”不崇拜

C、对“官方”背景不迷信

D、对熟人“热心”不轻信

5.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或者执行过程中,发现有非法集资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或者中止执行,并及时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6.为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有关单位,研究制定了《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自2011年起()施行。

A、1月4日

B、2月4日

C、3月4日

D、4月8日

7.非法集资处置工作在()统一领导下,建立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

A、国务院

B、公安部

C、银监会

D、工商总局

8.如何避免掉入非法集资陷阱?

9.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什么情况下可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0.私募基金就是通过面向少数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私募基金可以()

A、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大肆宣传

B、向200名以下的有风险识别能力的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

C、向投资者承诺保底保收益

D、向普通老百姓公开募集资金

11.非法集资案件债权债务的申报、登记、确认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A、公告债权债务申报事宜

B、接受债权债务的申报

C、专案组对债权人身份、集资数额等资料进行甄别确认,并逐笔登记集资数额

D、向债权人发放确认书

12.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而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的活动。

A、相近

B、相同

C、不同

D、类似

13.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而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任何单位。

14.非法集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

15.非法集资案件的调查取证可采取行业执法调查,即以公安机关、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主要对涉案单位或个人资金运作情况进行调查和核实。

16.省内各地公安机关在办理跨市案件中,因调查取证、资产追缴、犯罪嫌疑人移交等方面有争议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协商解决。经协商仍无法达成一致的,报共同的()解决。

A、上级公安机关

B、上级检察机关

C、上级人民政府

D、上级银监部门

17.凡法律赋予职能的行业主(监)管部门按程序移送的案件,性质明确的,公安、司法机关可直接依法办理,()再做行政性质认定。

A、无需

B、应当

C、必须

D、根据需要

18.老年人应该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陷阱?

19.非法集资借助网络借贷平台、众筹平台等新型互联网金融形式进行。

20.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或者其他公共场所非法聚集、静坐、散发信访材料、呼喊口号、打横幅、出示状纸、穿着状衣,扰乱公共秩序的将被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处罚依据是()。

A、《治安管理处罚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许可法》

21.参与非法集资损失自行承担。

22.各类媒体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登载非法集资广告,引导公众克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道星文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机构诚挚服务,助您成功,护您远航!

认证主体成都梦创道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14MACQ3KQGX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