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治疗原则1早期识别尽早识别感染性休克,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3循环支持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组织灌注6器官保护预防和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4监测评估持续监测患者反应,调整治疗方案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核心原则是早期发现、及时干预,遵循1小时集束方案,即在识别休克后1小时内完成初步评估、血培养采集、抗生素使用、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新冠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特别强调呼吸支持策略优化和免疫炎症调节,同时需平衡液体管理与氧合改善。治疗应个体化,考虑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和病情严重程度。全程加强监测评估,及时识别并发症,调整治疗策略。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选择瑞德西韦:首选抗病毒药物,RNA聚合酶抑制剂,可减少重症患者病死率莫诺拉韦/利托那韦:口服抗病毒药物,适用于轻中度患者中和抗体:对于特定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其他:法匹拉韦、阿比多尔等,有效性证据较弱用药原则早期使用:发病7天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联合应用:对于重症患者可考虑联合抗病毒策略剂量调整:根据肝肾功能状态调整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监测:密切关注肝肾功能、过敏反应等特殊人群考虑肾功能不全:避免或调整肾排泄药物剂量肝功能损害:监测肝功能,调整肝代谢药物孕妇:权衡利弊,选择安全性较高药物免疫抑制患者:可能需要延长抗病毒疗程液体复苏1液体选择优先选择晶体液(0.9%氯化钠溶液或乳酸林格液),避免使用羟乙基淀粉等人工胶体。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适当补充白蛋白。血管外肺水增多时慎用液体。2液体管理策略采用分阶段液体管理策略。急救期(0-24小时):积极液体复苏,达到灌注目标。稳定期(24-72小时):维持液体平衡,避免过度水化。恢复期(72小时):负平衡策略,促进液体排出。3复苏目标与监测目标导向液体复苏,监测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65mmHg、尿量≥0.5ml/kg/h、乳酸水平正常或下降趋势、心率100次/分、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秒。4新冠特殊考虑新冠患者液体管理需特别谨慎,考虑到血管内皮损伤和肺水肿风险增加。采用限制性液体策略,避免过度液体负荷。条件允许时,建议使用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如PiCCO)指导液体管理。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药物名称首选适应症推荐剂量特殊考虑去甲肾上腺素一线血管收缩药0.05-2μg/kg/min有效提高血管张力,维持组织灌注肾上腺素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不佳时0.05-0.5μg/kg/min兼有α和β受体激动作用,可引起心动过速多巴胺心功能不全合并低血压2-20μg/kg/min低剂量提高肾血流,高剂量提高血管张力米力农/多巴酚丁胺心功能抑制明显0.25-0.75μg/kg/min正性肌力作用,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血管加压素难治性休克0.01-0.04U/min可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用量,降低心律失常风险甲基蓝难治性血管麻痹1-2mg/kg负荷,后续持续泵入抑制一氧化氮产生,提高血管张力呼吸支持常规氧疗轻度低氧(SpO?90-93%)患者可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流量2-6L/min,目标SpO?≥94%。注意监测患者呼吸状态,及时调整氧流量。高流量氧疗(HFNC)中度低氧患者首选HFNC,流量40-60L/min,FiO?调整维持SpO?94-96%。优点包括提供PEEP效应、冲刷解剖死腔和改善舒适度。使用1-2小时后评估效果,无改善应考虑升级治疗。无创通气(NIV)部分患者可选择无创通气,设置PEEP8-12cmH?O,压力支持8-10cmH?O。新冠患者NIV失败率较高,需严密监测,及时识别失败征象并升级治疗。有创机械通气重度低氧、呼吸功能恶化或NIV/HFNC失败患者需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有创通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小潮气量(4-8ml/kg预测体重)、平台压30cmH?O、适当PEEP。合并ARDS患者可采用俯卧位通气。抗凝治疗抗凝适应症新冠感染性休克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D-二聚体显著升高(4倍正常值上限)是血栓风险的重要标志。所有住院患者应接受血栓风险评估,重症患者几乎都存在血栓栓塞风险。预防性抗凝对所有无禁忌症的患者推荐预防性抗凝,首选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40mg,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根据体重、肾功能和出血风险调整剂量。肥胖患者可考虑增加剂量(每日两次)。治疗性抗凝确诊血栓栓塞症(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患者需治疗性抗凝。部分高危患者(D-二聚体极高或进行性增高、急性呼吸功能恶化等)可考虑经验性治疗性抗凝。具体剂量需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