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概述监测规划确定目标、范围和方法样品采集科学取样保证代表性样品分析实验室精确测定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结果验证结果应用评价现状指导决策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质量状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监视和测定。其目的是了解环境质量现状与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评估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并为环境科学研究积累基础资料。中国已建立起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大气、水、土壤、噪声、生态、辐射等多要素监测体系。国家建有1436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2050个地表水监测断面、80000多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基本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环境状况的全面监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正朝着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环境监测方法(一)大气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两个方面,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常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特征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气象参数: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等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手工监测:采样器采集样品后实验室分析自动监测:利用自动分析仪器实时监测遥感监测:利用卫星或无人机进行大范围监测水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和污水排放口监测,主要监测指标:物理指标:温度、pH值、电导率、浊度、悬浮物化学指标:溶解氧、COD、BOD5、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生物指标:大肠菌群、藻类、底栖生物等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测定:pH、溶解氧、温度等指标可在现场直接测定实验室分析: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自动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站连续在线监测关键指标生物监测:利用生物指示作用评价水质状况环境监测方法(二)土壤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土壤质量、农产品产地和污染场地监测,关注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含量及分布。主要监测指标包括: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重金属、农药残留、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土壤监测方法包括:布点取样,采用网格法、随机法等方法确定采样点;样品采集,按照规定深度采集表层或剖面土壤样品;样品前处理,包括干燥、研磨、筛分等步骤;实验室分析,采用原子吸收、ICP-MS等仪器测定污染物含量。土壤监测周期通常较长,一般为1-5年。噪声监测噪声监测主要包括环境噪声和污染源噪声监测,环境噪声又分为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等。主要监测指标包括:等效连续A声级、昼间噪声、夜间噪声、峰值噪声等。噪声监测方法包括:监测点位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噪声源特点确定;现场测量,使用经校准的声级计按规定程序测量;数据处理,计算等效声级、统计声级等;评价分析,与相应标准比对分析。噪声监测应考虑气象条件、背景噪声等因素的影响,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区域环境噪声监测通常每季度进行一次。环境监测新技术在线监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是指通过自动监测设备连续实时监测环境质量或污染源排放情况的技术。该技术在大气、水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如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等。在线监测设备通常集成采样、分析、数据传输、质控等功能,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提供连续的监测数据。在线监测数据直接传输至环保部门监控平台,实现了从人工监督到系统监管的转变,显著提高了环境监管效率。近年来,微型化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为环境在线监测提供了更多技术选择。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是利用飞机、卫星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大范围、快速的监测。卫星遥感可获取大气污染物分布、水体富营养化、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变化等信息。无人机遥感则适用于中小尺度区域的精细监测,如工业园区污染排查、生态破坏调查等。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周期性强的特点,弥补了常规监测方法在空间覆盖面和时效性方面的不足。通过遥感影像分析可发现常规监测难以发现的环境问题,如秸秆焚烧、违法排污等。物联网应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类传感器、控制器等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环境要素的全面感知与智能分析。环境监测物联网由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可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网络。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多源监测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形成完整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智慧环保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对海量环境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例如,通过分析污染数据与气象、产业等数据的关系,预测可能的污染事件并提前预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评价环境质量状况的基本依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