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
【跨学科实践】
1.(2024·山东潍坊)为保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铁路两侧安装了许多封闭的中空热棒。如图所示,热棒下端插在冻土中,内部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利用氨的物态变化给冻土降温,把冻土中的热量“搬运到”热棒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中放热,从而使冻土保持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在热棒下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B.氨在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C.应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
D.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用液态水替代液态氨
【答案】A
【解析】AB.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冻土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冻土内部吸热,使冻土温度降低,冻土就不会熔化;棒内上端的氨气遇冷液化成液态氨,液化过程中要放热,故A正确,B错误;
C.为了使棒内下端的液态氨更好的从冻土中吸热,棒内上端的氨气液化时更好的向外放热,应使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故C错误;
D.液态水的凝固点比液态氨高,将液态水装入热棒内插在冻土中时,液态水会凝固,凝固会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中考新考法】
2.(2024·黑龙江大庆)大量中华诗词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D
【解析】A.雨是液态,而汽化生成的是气态,故A错误;
B.雪是固态,而液化生成的是液态,故B错误;
C.露是液态,而升华生成的是气态,故C错误;
D.霜是固态,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故D正确。
故选D。
【结合生活实际】
3.(2024·江苏常州)盆栽养护应遵循“土壤含水不浇水,土壤干时要浇水”的原则.春季,小明自制“土壤含水显示仪”,探测花盆内土壤是否含液态水.如图所示,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傍晚发现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升华后液化 D.先升华后凝华
【答案】A
【解析】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由于中午土壤温度较高,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进入试管;傍晚温度降低,试管中的水蒸气液化附着在试管壁上,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1温度温度计
1.(2024·山东潍坊)手机是常用的电子工具。图示是某款国产手机,使用功率为60W的充电器半小时可充满一次电。下列对于该款手机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质量约为500g
B.正常使用时,后壳温度约为
C.充满一次电消耗的电能约为
D.长度约为1.2dm
【答案】D
【解析】A.手机质量约为100g,故A不符合题意;
B.手机正常使用时,后壳温度约为40°C,故B不符合题意;
C.手机充满一次电消耗的电能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手机长度略短于人的手掌,约为1.2dm,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4·四川乐山)“从生活走向物理”说明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常见物理量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冬季峨眉山金顶的最低气温约为10℃
B.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高约71m
C.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100W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答案】B
【解析】A.冬季峨眉山金顶的最低气温在零下20℃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乐山大佛的高度大约是71m,故B符合题意;
C.一般家用空调的电功率在800W~1500W之间,100W不在这个范围内,故C不符合题意;
D.一般情况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4·黑龙江哈尔滨)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或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N
B.铅笔的长度为4.10cm
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D.读取温度计示数
【答案】C
【解析】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0N,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铅笔的长度是4.10c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中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是错误的,并且用手拿砝码,也是错误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4·黑龙江牡丹江)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物体的长度是1.8cm B.物体的温度是34℃
C.物块的体积是80mL D.物体的重力是3kg
【答案】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第02期)(教师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第02期)(学生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第03期)(教师版).docx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第03期)(教师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第03期)(学生版).docx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第03期)(学生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2期)(教师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2期)(学生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3期)(教师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3期)(学生版).docx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4 温度、物态变化(第03期)(学生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2期)(教师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2期)(学生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3期)(教师版).docx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3期)(教师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3期)(学生版).docx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5 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03期)(学生版).pdf
-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06 质量和密度(第02期)(教师版).pdf
最近下载
- 测测达人试题认证心理学试题部分.docx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pdf VIP
- 医疗质量信息数据内部验证制度.docx VIP
- 面试技巧培训讲义(PPT-159页).ppt VIP
- 粤24GT013 螺锁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pdf
- 轮机管理 (三级轮机长)考试复习题库资料(360题).pdf
-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道德与法治(政治)试卷真题 (含答案详解,word首发版)+2021年试卷及答案.docx
- 口腔固定修复数字化模型制作技术规范.pdf
- 义务教育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26课 倒车防撞请注意 教案.docx VIP
- 密码学概述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