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环氧合酶-1(COX-1),减少血栓素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是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首次负荷量150-300mg,随后维持剂量75-100mg/日。长期使用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刺激和出血风险增加。PPI联合使用可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氯吡格雷噻吩吡啶类药物,通过不可逆抑制P2Y12受体,阻断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常用于阿司匹林过敏患者或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ACS和PCI后患者。起始负荷量300-600mg,维持剂量75mg/日。是前体药物,需经肝脏CYP2C19代谢活化,个体反应存在差异。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出血风险增加和罕见的血细胞减少。替格瑞洛新一代P2Y12受体抑制剂,直接作用药物,抑制作用更强、起效更快、可逆性更好。ACS患者急性期负荷量180mg,维持剂量90mg,每日两次。PLATO研究显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能降低ACS患者死亡率。特有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困难(约14%)和窦性心动过缓。不推荐与强效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联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通常为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抑制剂,是ACS和PCI后患者的标准治疗。PCI后DAPT持续时间根据出血风险和缺血风险个体化确定,一般为6-12个月,高危患者可延长至12个月以上。需定期评估出血风险,调整治疗策略。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阻断胆固醇合成关键步骤,降低肝内胆固醇合成。肝细胞内胆固醇减少导致LDL受体上调,增加血液中LDL颗粒清除,降低血清LDL-C水平。他汀还具有多种胆固醇非依赖性效应,包括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抗炎作用、抗血栓形成和抗氧化应激等,这些效应共同构成他汀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常用药物根据降低LDL-C能力分为高强度他汀(降低LDL-C≥50%):如阿托伐他汀40-80mg、瑞舒伐他汀20-40mg;中强度他汀(降低LDL-C30-50%):如阿托伐他汀10-20mg、瑞舒伐他汀5-10mg、辛伐他汀20-40mg;低强度他汀(降低LDL-C30%):如辛伐他汀10mg等。他汀选择应根据患者LDL-C基线水平、降脂目标、年龄和不良反应风险综合考虑。有明确临床证据支持的他汀及其剂量应优先选择。不良反应及监测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症状(肌痛、肌无力、横纹肌溶解)和肝酶升高。大约5-10%患者报告肌肉症状,但真正由他汀引起的比例较低。严重横纹肌溶解罕见(<0.1%)。治疗前应检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CK),治疗后定期监测。肝酶升高3倍正常上限或CK升高5倍正常上限时应考虑减量或停药。他汀会轻度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但获益远大于风险。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适应症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主要适应症包括:冠心病:减轻心绞痛症状,心肌梗死后预防心室重构和猝死;慢性心力衰竭:改善症状和预后,降低死亡率;心律失常:特别是室上性心动过速;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合并冠心病、心衰或心动过速的患者。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后使用β阻滞剂可降低死亡率约20-25%,对左心功能受损患者获益更大。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β阻滞剂可降低死亡风险约30-35%。常用药物根据β受体选择性分为:非选择性(同时阻断β1和β2受体):如普萘洛尔、噻吗洛尔;选择性(主要阻断β1受体):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具有α阻断作用的β阻滞剂:如卡维地洛、拉贝洛尔。心力衰竭中推荐使用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四种β阻滞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缓释剂、卡维地洛和奈必洛尔。这些药物在心力衰竭试验中证实可显著改善预后。药物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禁忌症绝对禁忌症:严重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或三度)未安装起搏器;严重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严重外周动脉疾病伴有休息痛或坏疽风险;严重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相对禁忌症:轻中度哮喘或COPD(考虑高选择性β1阻滞剂);糖尿病(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一度房室传导阻滞;Raynaud现象;代谢综合征或糖耐量异常。使用β阻滞剂时应权衡利弊,必要时可考虑替代药物。药物治疗:ACEI/ARB作用机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同时减少缓激肽的降解。这导致血管扩张、减轻交感神经活性、抑制醛固酮分泌和抗纤维化作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ARB)特异性阻断AT1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不良作用,如血管收缩、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记金华的双龙洞省赛获奖课件.pptx
-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知识点汇总.doc VIP
- 陕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4中国干细胞行业市场研究报告.pdf
- 2024全球消费者趋势报告-英敏特-202310.docx
- 提高高考英语作文档次探微.doc VIP
- 保险公司培训:车险防灾防损.pptx VIP
- 基于的片剂盖装药品加盖拧盖系统设计.pptx VIP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及传染病防治》-中医学专业培训课程公共课答案.docx VIP
- 2024年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人员招聘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