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镇江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镇江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摆角很小时,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有关

B.当火车鸣笛匀速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变大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D.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时,振动加强区域的点始终在最大位移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

可知,在摆角很小时,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选项A错误;

B.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火车鸣笛匀速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变大,选项B正确;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选项C错误;

D.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时,振动加强区域的点的振幅最大,但不是始终在最大位移处,选项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挂几个摆,其中A,E摆长相等;先让A摆振动起来,其他各摆随后也跟着振动起来,则(??)

A.其它各摆摆动周期跟A摆相同

B.其它各摆振动振幅大小相同

C.其它各摆振动振幅大小不相同,E摆振幅最小

D.其它各摆振动周期大小不同,D摆周期最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摆摆动,其余各摆也摆动起来,它们均做受迫振动,则它们的振动频率均等于A摆的摆动频率,振动周期都等于A摆的振动周期,故A正确,D错误;由于A、E摆长相同,所以这两个摆的固有频率相同,则E摆出现共振现象,振幅最大.故BC错误.

3.劲度系数为20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

A.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0.5N,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B.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C.振子的速度是最大速度的一半

D.在0~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cm,位移为0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A在t轴上方,位移x=0.25cm,所以弹力

F=-kx=-5N

即弹力大小为5N,方向指向x轴负方向,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过A点作图线的切线,该切线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小于90°,切线斜率为正值,即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故B正确;

C.由能量关系

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

解得

选项C错误;

D.由于t=0时刻和t=4s时刻振子都在最大位移处,所以在0~4s内振子的位移为零,又由于振幅为0.5cm,在0~4s内振子完成了两次全振动,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

S=2×4×0.50cm=4cm

故D错误。

故选B。

4.对如图所示的图片、示意图或实验装置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也被称为“泊松亮斑”

B.乙图是利用薄膜干涉来检测玻璃板的平整程度,它是由于光在被检测玻璃板的上下表面反射后叠加的结果

C.丙图是双缝干涉原理图,若P到S1、S2的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偶数倍,则P处是亮纹

D.丁图是薄膜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图,在附有肥皂膜的铁丝圈上,出现竖直干涉条纹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甲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而“泊松亮斑”是圆板衍射,故不是“泊松亮斑”,A错误;

B.入射光经薄膜上表面反射后得第一束光,折射光经薄膜下表面反射,又经上表面折射后得第二束光,并不是被检测玻璃板的上下表面反射后的光,B错误;

C.丙图是双缝干涉原理图,若P到S1、S2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偶数倍,则P处是亮纹,C正确;

D.丁图是薄膜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图,在附有肥皂膜的铁丝圈上,出现水平干涉条纹,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P1、P2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P1、P2的像

B.为减少测量误差,P1、P2的连线与法线NN的夹角应尽量小些

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D.若P1、P2的连线与法线NN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bb′面发生全反射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即是P1、P2的距离较大,通过玻璃砖仍然可以看到P1、P2的像,故A错误;

B.为减少测量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则P1、P2的连线与法线NN的夹角应尽量大些,故B错误;

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故C正确;

D.由几何知识可知,光线在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折射光线不会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射在竖直放置的光屏上,比较其中的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最大

B.a光的波长最长

C.c光的频率最大

D.a在棱镜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