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66页(共NUMPAGES66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古诗词赏析
一.试题(共27小题)
1.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某位同学非常喜欢这首诗,特意画了一幅本诗的思想情感曲线图。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帮其填空。
①
②
(2)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本诗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都表现了面对困难时积极进取的态度,王安石的诗富有哲理,李白的诗充满激情。请结合你对这两个诗句的理解,分别作简要分析。
2.阅读回答问题。
【甲】《调笑令?边草》
唐?戴叔伦
边草①,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乙】《调笑令?胡马》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②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注释】①边草:边塞之草。②跑:兽蹄刨地。
(1)下列对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意境极为深沉含蓄;【乙】词意境浑厚高远,语言简练淡雅。
B.【甲】词开头“边草”两字连用,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荒凉。
C.【乙】词最后一句语淡意远,给雄伟壮丽的草原图景抹上了一层清新明丽的色彩。
D.【甲】【乙】两词所营造的意境与王维《使至塞上》所营造的意境有相通之处。
(2)试比较这两首词在内容上的异同。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绘声绘色,形象生动。
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磨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词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2)歌咏情,诗言志。辛弃疾和陈陶面对战争,均发出“可怜”的慨叹,请你结合诗词内容,说说两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4.见春景,解心语。
阅读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明里白沙堤。
【乙】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首诗是唐代的作品,体裁是律诗,诗作均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点精描细绘。
B.两诗首联均从大处落笔,甲诗写水天相接的西湖景,乙诗则以悲壮之笔写长安城。
C.甲诗以“行”为线索,移步换景;乙诗以“望”字统领,既写景也写守望与期待。
D.甲诗语言平易浅近,格调清新灵动;乙诗深沉含蓄,富有言外之意,颇耐人寻味。
(2)请结合写作背景,并依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将对话补充完整。
晓语:在杭州任职的白居易,心中通透,所见之景自然可爱。你看,“乱花”烂漫,“浅草”鲜美,钱塘湖的春天饱含着生命的热情与初始的美好,简直可以治愈一切伤痛。
晓文:不!杜甫的痛苦,是春天都无法治愈的。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仲春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移步换景,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仲春景象。
B.颔联“连三月”“绝四邻”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了春光无处不在。
C.“何处染嚣尘”用反问手法,抒发诗人超尘脱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D.全诗采用点面结合、视听结合等手法描写春天,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
(2)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化用了“鱼戏水知春”,请结合颈联赏析“知”字的妙处。
6.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