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四川省乐山市2024年中考历史试卷
一、本卷共32个小题,第1-16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7-32题为历史试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源于约8000年前的“龙”形,遍布中华大地,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直至今天,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这最能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A.华夏认同 B.革故鼎新 C.道法自然 D.和而不同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源于约8000年前的龙形,遍布中华大地,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直至今天,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可知,这最能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华夏认同,A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革故鼎新,排除B;
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排除C;
和而不同是儒家思想,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神话传说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华夏族形成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全国推行度量衡标准,制作颁行标准器,并且设立机构每年检查校正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使用的度量衡。这有利于()
A.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B.不同地域人民语言交流
C.方便各地的交通往来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全国推行度量衡标准,制作颁行标准器,并且设立机构每年检查校正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使用的度量衡。”可知,这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D符合题意;
题干体现了秦已统一六国,秦朝已建立,排除A;
题干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统一文字有利于不同地域人民语言交流,排除B;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方便了各地的交通往来,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唐朝时期,汉文在西域已成为一种盛行的语言文字。下图是新疆地区出土的唐代文书,长538厘米,宽27厘米,内容是当地12岁学童卜天寿抄写的《论语》《千字文》及创作的诗歌等。材料反映了()
A.中原地区政局稳定 B.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C.西域商品经济发达 D.海上贸易高度繁荣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唐朝时期,汉文在西域已成为一种盛行的语言文字。如图是新疆地区出土的唐代文书,长538厘米,宽27厘米,内容是当地12岁学童卜天寿抄写的《论语》《千字文》及创作的诗歌等。”可知,题干主要讲述了在现在的新疆挖掘出了唐代学生卜天寿抄写《论语》及其它涉及中原文化的作业,这反映了中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体现的是唐朝时期的民族交融,B符合题意;
仅从题干信息无法说明中原地区政局稳定,排除A;
西域商品经济发达与题干反映的文化交流无关,排除C;
海上贸易高度繁荣与题干反映的民族交往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交往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唐朝民族交往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4.科举制使出身平民阶层的人通过“十载寒窗”参与政权,进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理想,承续儒家的“济世”精神。据此可知,要参加科举考试最应该()
A.勤劳耕作 B.积极参军 C.发愤读书 D.诚信经商
【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隋炀帝创立了科举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创立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教育的发展;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故要参加科举考试最应该发愤读书,考取功名,C符合题意;
勤劳耕作与农业有关,排除A;
积极参军与军事有关,排除B;
诚信经商与商业有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科举制度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5.关羽集忠、义、仁、勇、礼、智、信于一身,这些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令人敬仰的精神品格。康熙年间,清政府尊关羽为夫子,将其与孔子并称。此举主要目的是()
A.强化忠义观念 B.促进农业发展
C.维护海禁政策 D.镇压太平天国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关羽集忠、义、仁、勇、礼、智、信于一身,这些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令人敬仰的精神品格。康熙年间,清政府尊关羽为夫子,将其与孔子并称。”可知,清政府此举主要目的是强化忠义观念,维护封建统治,A符合题意;
促进农业发展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
维护海禁政策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
镇压太平天国在咸丰皇帝时期,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对全国统治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清朝对全国统治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