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从下述论文题目中任选一个题目或自拟题目写一不少于2500字的课程论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从下述论文题目中任选一个题目或自拟题目写一不少于2500字的课程论
摘要:课程论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课程的本质、功能、结构、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本文以课程论为基础,探讨了课程发展的历史、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的方法与策略以及课程评价的体系与标准。通过对课程论的研究,旨在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首先介绍了课程论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课程目标的确立原则,接着阐述了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法,探讨了课程实施的方法与策略,最后提出了课程评价的体系与标准。通过对课程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以下观点:课程目标是课程发展的灵魂,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课程实施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评价应全面、客观、公正。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指导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课程论的角度出发,对课程发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简要回顾了课程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课程论的基本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阐述了课程目标的确立原则,强调课程目标应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再次,探讨了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法,提出了课程内容应注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整合。然后,分析了课程实施的方法与策略,强调课程实施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后,提出了课程评价的体系与标准,强调课程评价应全面、客观、公正。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课程论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理论
1.1课程论的发展历程
(1)课程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的开始。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设计。这一时期,课程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例如,美国学者博比特(FranklinBobbit)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课程编制的科学方法,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课程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课程论的研究重点转向了课程的整体设计、课程评价和课程改革。美国教育家泰勒(RalphTyler)提出了著名的“目标模式”,强调课程设计应以明确的教育目标为导向。在此期间,课程论的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美国课程发展协会(AssociationforSupervisionandCurriculumDevelopment,ASCD)在20世纪60年代推出的“课程开发指南”,对课程设计和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3)20世纪80年代至今,课程论的研究进入了多元化、综合化的阶段。这一时期,课程论的研究不仅关注课程的理论基础,还涉及课程与文化、课程与技术、课程与政策等多个方面。例如,课程论研究者开始关注课程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在这一时期,课程论的研究成果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我国在新世纪以来推行的课程改革,就深受课程论研究成果的启发和指导。
1.2课程论的基本理论
(1)课程论的基本理论包括课程的本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首先,课程的本质是指课程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系统化安排,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课程的本质决定了课程必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2)课程目标是指课程设计者预定的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学习成果。课程目标的确立应遵循教育目的、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课程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课程目标的完整体系。例如,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课程内容是指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实践应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例如,在历史课程中,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历史事件和人物,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教训。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王威然拟申报正高级会计师公示[002].docx
- 财务管理制度论文(3).docx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毕业论文选题.docx
- 关于毕业设计的心得体会(通用13).docx
- 语言学参考题目.docx
- 历年高考满分议论文7.docx
-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的调查报告.docx
- 关于大数据的毕业设计.docx
- 论文财务分析方案.docx
- 有关作业设计的课题研究名称.docx
-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一套.docx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威格VEGAVIB 61-63物位开关英文手册.pdf
- 巴鲁夫智能安全.pdf
- OA5601 OA5602 OA5603安全继电器样本.pdf
- GE检测控制技术TransPort PT878 -便携式液体流量计英文用户手册.pdf
- 贝加莱---贝加莱产品概览(MM-CHN01038.829).pdf
- 阿自倍尔FL7M接近开关样本.pdf
-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上海龙工机械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必考题.docx
最近下载
- 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空白模板通用.docx
- 23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图集.pdf VIP
- (完整版)《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pdf
-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docx VIP
- 医院物业后勤化管理重点部位强化清洁方案及消毒隔离措施方案.docx
- 增量学习与类增长的融合.ppt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Siemens S7-1200 (煤炭工业应用)_(11).项目案例分析:矿井提升机控制.docx
- 课题申报书:大学生“慢就业缓就业”心理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docx VIP
- PROE-Program程序设计全解析.doc VIP
- 2014抗爆、泄爆门窗及屋盖、墙体建筑构造14J938.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