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三诊断性调研监测考试历史试题
2025.2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仰韶文化晚期大地湾遗址,出土了一座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复合式建筑、大量的石斧等磨制石器,发现了较多储藏粮食的大型陶瓮和陶罐、大量堆放的猪骨。据此可知,此时()
A.生产力有一定发展 B.私有制度已经产生
C.部落出现权贵阶层 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出土了一座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复合式建筑、大量的石斧等磨制石器,发现了较多储藏粮食的大型陶瓮和陶罐、大量堆放的猪骨”可知,复杂建筑、磨制石器、大型陶器的出现,反映出建筑技术的进步,而且人们已经能够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表明生产力的提高,A项正确;私有制度的产生需要有明确的财产分配不均、贫富分化等现象,材料中并未提及,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B项;大型建筑表明有一定的社会分工和组织能力,但没有直接证据显示当时已经出现权贵阶层,权贵阶层的出现通常需要有明显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制度,排除C项;材料中的考古发现仅能说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建筑技术较为先进,但还远未达到国家形态的标准(阶级分化、祭坛等),排除D项。故选A项。
2.里耶秦简中有大量关于迁陵地区(今湘西地区)“捕羽”的记录,官府对所献羽毛的尺寸有一定要求。“捕羽”所得不能完成任务时,由少内出钱,仓具体执行。根据羽毛长度分为造箭和装饰两种用途进献中央。承担捕羽任务的主要是来这里服刑的中原人。这反映出当时该地区()
A.百姓负担比较沉重 B.已被纳入中央的管辖
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D.践行因俗而治的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捕羽’所得不能完成任务时,由少内出钱,仓具体执行。根据羽毛长度分为造箭和装饰两种用途进献中央。承担捕羽任务的主要是来这里服刑的中原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秦朝官府规定迁陵地区每年向政府进献特产的制度,说明秦朝已经将该地区纳入中央的管辖,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百姓进献的数量,无法得出“百姓负担比较沉重”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因俗而治是一种治理政策,指在治理不同民族或具有不同风俗习惯的地区时,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理,但是材料没有体现秦朝对于迁陵地区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3.澶渊之盟后,宋、辽通过边境榷场互市,但均严格限制图书贸易,宋只允许儒家经典通过榷场出口,辽则不允许书籍入宋。然而,宋人著述多通过走私贸易流入辽方,成为北方民族了解中原文化的重要途径;辽朝的情况则多通过跨境人员传入南方。这反映出()
A.宋辽榷场贸易不占主流 B.宋失去边境贸易主导权
C.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增强 D.民族交流超越政权限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材料“但均严格限制图书贸易,宋只允许儒家经典通过榷场出口,辽则不允许书籍入宋。然而,宋人著述多通过走私贸易流入辽方,成为北方民族了解中原文化的重要途径;辽朝的情况则多通过跨境人员传入南方”结合所学可知,尽管宋辽对图书流通有官方限制,但民间仍实现了一定的文化交流,这充分说明了民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政权限制,D项正确;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文化交流在限制下仍有进行,并非文化贸易是否占主流,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宋在边境贸易中是否失去主导权,重点在于文化交流情况,主旨不符,排除B项;题干重点描述的是宋辽之间关于书籍的贸易及传播等情况,没有体现出华夏认同感相关信息,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故选D项。
4.康熙时期,南郑人朱英若捐资设立义渡,创建桥船会。其子朱之茂经营桥船会数十年,“南通北达,利济行人”。乾隆年间,朱之茂得到官方旌表,其事迹被收入当地县志。据此可知,当时()
A.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B.民间自发参与社会救助
C.政府加强社会保障 D.儒学传播途径得到拓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