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汉语教育复试题库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字的是:
A.焉B.而C.何D.之
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文言文句子的是:
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狐假虎威,终为所败。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实词的是:
A.是B.而C.也D.以
4.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的是:
A.吾友张生,才高八斗。
B.王子安石,字介甫。
C.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D.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5.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的是:
A.也B.而C.以D.是
6.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的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D.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7.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的是:
A.车马B.乾坤C.莲花D.珍宝
8.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的是:
A.女子无才便是德。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成语的是:
A.一举两得B.一日千里C.一丝不苟D.一毛不拔
10.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疑问句的是:
A.你好。
B.你吃饭了吗?
C.你从哪里来?
D.你为什么这样做?
11.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并列短语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转折句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偏正短语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递进句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5.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动宾短语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6.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主谓短语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并列短语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8.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转折句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偏正短语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0.下列句子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递进句的是: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古代汉语中的“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没有实际意义。()
2.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通常是因为省略了主语或者宾语。()
3.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如“而”、“以”、“则”等,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补充等作用。()
4.古代汉语中的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诗句等。()
5.古代汉语中的疑问句,通常以疑问代词或者疑问语气词结尾。()
6.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组合而成,但在实际使用中只取其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