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化妆品的变质与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doc

化妆品的变质与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妆品的变质与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

同其它日化产品一样,化妆品也存在变质腐败现象,化妆品的变质主要由两种,一种是由于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腐败,这些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另一种是由于氧化引起的酸。变质的化妆品外观上表现为:霉菌和酵母菌常在包装盖边沿和垫片上出现霉点,受污染的产品中出现混浊和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变酸、发臭、变黄、乳液破、乳结块等现象。这些都是我们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称之为一次污染,这些现象都要求化妆品生产过程避免微生物污染并加强防腐剂和防腐体系的验证。要防止一次污染是比较困难的,这不单是技术水平的问题,经营管理也不容忽视,我们从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及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来讨论这个问题。

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及其对策。

化妆品微生物的来源因素

整个生产过程中,从水质中带来的微生物、原料、到生产过程中的清洗和消毒。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操作卫生、工作服、盛装半成品物品,到包装的包装机械的清洗消毒,包材的消毒清洗,辅助化妆品用具的消毒和生产场房的环境,再到保存的方法,各种因素都会引起一次污染,这就要求我们所有接触化妆品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引起足够的高度重视。

化妆品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非常适合的条件

化妆品中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存活和繁殖依赖于一些环境因素。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给微生物提供了水、营养源和矿物质,于是在合适的温度和PH值下,微生物就很容易生长繁殖。

温度:温度明显地影响细菌的生长形成,每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细菌最适宜的温

度为30-37℃,霉菌和酵母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目前公司的车间温度均处在微生物

相较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PH值:对于大多数微生物来说,PH值在6.5-7.0最适合生长,但对于酵母菌、嗜酸霉菌在PH

值低到3.5仍能存活和生长。目前,大多数化妆品的PH值均适合微生物生长,为微生物的繁殖提

供生长介质。

(3)水:只有在水的环境中微生物才能存活。在同样情况下,水量的多少决定微生物的活动情况。所

以,相比之下,水包油体系的产品要比油包水体系的产品更易受细菌侵袭。膏霜类产品比彩妆类

产品更易受细菌侵袭。因此,在制作过程中车间地面严禁积水。要控制好空气中的相对温度。空

调尽量多用抽湿功能,必要时可另外买抽湿机抽湿。

(4)营养源:化妆品使用的原料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组分。胞外酶可使聚多糖解聚,淀

粉酶可使淀粉降解,纤维素酶可使纤维降解,至于用作高效美白、活肤、祛斑等功效的各类动植

物提取液更是微生物生长的“天堂”。

公司的防腐体系现状

目前,公司针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防腐体系,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防腐剂并不是杀菌剂,它

只是一些范围内降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并不能杀灭在操作过程中因污染而带进的菌。所以应从过程控制染菌问题。一方面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对原料、生产设备。包装容器、生产环境进行灭菌消毒。另一方面在产品中加入防腐剂,以抑制消毒者在过程中给产品沾污的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化妆品在使用期内不会变质。目前公司主要的防腐体系为:

膏霜、乳液类采用NIPAGIN:NIPASOL:GERMALLPLUS=0.2%:0.1%:0.2%的体系。

洗涤类产品采用0.05%的凯松(OY-1)作防腐剂。

对于化妆水类则采用BROBORL布罗泊尔作防腐剂。

配制车间卫生管理例上

操作人员进入车必须更换工衣、工鞋和戴工帽(头发不能露出),并用消毒水洗手后方可进入车

间。

(2)严禁在车间吸烟、吃零食!严禁随地吐痰!非生产用具不准带进车间。

(3)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体检,平时勤换衣服、洗发、洗澡,勤修指甲,养成卫生习惯。

(4)严格控制搅拌锅及生产用具的卫生条件,用完后及时清洗消毒。

(5)生产前应先对设备、仪器、水、电、气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完好后方能进行生产。

(6)出料时一定要戴口罩出料,封好的关成品时送储存间陈化。

(7)下班前制作车间要消毒清洗干净,关好水、电等。

(8)车间地面要保持干燥洁净,严禁积水!

文档评论(0)

叶落成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