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堤防决口应急处置决口封堵
1一般规定
1.1堤防一旦出现决口险情,应第一时间在口门两侧抢筑裹头,阻止决口继续扩大。
1.2决口封堵戗堤进占应在裹头形成后实施。
1.3决口封堵过程中应连续监测龙口水流情况,并根据水流变化适时调整作业方案。
1.4决口封堵现场安全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a)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b)识别各区域安全风险,重点区域设置安全警戒哨,加强交通管制。
c)堤头选配经验丰富的指挥人员、操作人员。
d)夜间作业区域现场照明良好。
e)水上及临水抢险人员穿救生衣;决口上、下游配置救生船,水上救生人员现场待命等。
2封堵准备
2.1堤防决口封堵处置前,应做好下列工作:
a)确定决口封堵方案。
b)发布应急处置公告。
c)设置交通管制区域。
d)应根据封堵要求逐一检查场地布置、封堵设备、封堵物料、交通道路、应急物资、淹没影响范围等重点环节。
e)复测决口处水下地形,评估采取护底措施的必要性。
2.2堤防决口封堵抢险装备,应根据应急处置实际需要确定型号和数量。
2.3堤防决口封堵采用的抢险物料,应按处置方案确定的品类、数量准备,石渣、黏土的备料系数宜取1.3~1.5,大块石、石笼、混凝土预制块的备料系数宜取1.5~2.0。
2.4堤防决口封堵应建立水情发布机制,及时发布水情信息。
3土石戗堤封堵
3.1采用土石戗堤封堵应根据决口特征和交通、地形、地质、水文、土石料等条件综合分析,优选确定立堵法、平堵法或混合堵法。
3.2土石戗堤封堵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双向立堵方案。采用单向立堵时,另一侧堤头应采用可靠的裹头保护措施。
3.3立堵戗堤顶宽宜满足双车道通行需求。采用单车道截流时,宜每间隔50m~100m修筑错车段。顶部高程宜高出决口上游水面0.5m~1m。戗堤顶部应回填石碴,平整压实。
3.4戗堤进占应采用自卸车卸料、推土机推料的方式进行抛填。进占过程中,应优先抛填戗堤上游端头位置。
3.5戗堤进占过程中应加强堤头保护,堤头保护应选用大块石、石笼等材料。戗堤堤头发生坍塌,应及时抛投大块料修护坍塌区。
3.6龙口位置水下地形应有测量资料;针对冲淘较深段,宜预先采取抛投方式进行填充护底。
3.7戗堤合龙时应综合考虑水文条件、材料准备、交通道路等确定合龙时机。戗堤合龙应采取加大抛投强度措施,连续作业一次性完成合龙。突击合龙宜采用大块石、石笼、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
3.8戗堤合龙后,应及时进行加高加固。
3.9采用土石戗堤平堵法,可根据条件采用水上抛投、栈桥抛投和空中抛投。平堵法宜优先采用驳船、浮桥、水域抢险平台等水上抛投方案。
3.10平堵法应优先抛投深槽部位,再全线抛投、逐层均衡上升直至戗堤高出水面。
3.11采用船舶水上抛投方案,应修筑满足抛投强度需要的码头。采用栈桥抛投方案,应采用可快速架设且安全可靠的栈桥。采用空中抛投方案,宜优先采用直升机运输抛投方案,采用缆机方案时应采用可快速架设且安全可靠的缆机。
3.12对具备水上交通条件的大型决口,宜采用水陆并进的混合堵方法。实施中,可平堵与立堵同时进行,也可两者交替进行。
3.13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生供料中断,应进行戗堤保护。
3.14决口封堵应根据龙口水力学参数动态调整戗堤抛投材料。
3.15针对抛投物料大量流失、裹头被冲毁、戗堤坍塌、龙口流量超标等突发情况,应动态调整封堵方案。
4复合戗堤封堵
4.1复合戗堤封堵包括植桩封堵、钢木土石组合封堵、埽工封堵、土石袋包封堵及沉船封堵,应根据决口情况和封堵条件选用。
4.2植桩封堵应根据水力学参数选配水上平台和植桩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a)修建临时码头应选择水面开阔、流速较小、交通方便、毗邻决口的位置。
b)水域抢险平台入水拼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测试,打桩设备应有固定在水域抢险平台的措施。水域抢险平台应按规划线路航行,并控制航速。在龙口就位应由缆绳或拖船予以辅助定位。
c)桩材及规格型号选择应满足封堵方案要求。板桩宜优先选用U型、帽型等惯性矩大的拉森式钢板桩或塑钢板桩。柱桩宜优先选用钢管桩、工字钢桩。
d)植桩作业前,水域抢险平台应当锚定。植桩顺序宜采取从两边向中间逐次推进方式,桩体入水应有抗冲定位措施。植桩入土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最小应大于1.0m。
e)板桩植桩应从口门两侧堤内2m~3m处开始,植桩宜采用屏风打法直接形成封堵墙体。
f)采用板桩植桩复合封堵时,土石戗堤宜及时跟进。
g)采用柱桩植桩复合封堵时,柱桩植桩完成后,应及时抢筑土石戗堤完成封堵,也可在植桩时土石戗堤及时跟进。
4.3采用钢木组合坝封堵决口,宜用于水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高考版《语文》资料:专题三-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三年模拟).pdf VIP
- 四合木繁殖特性与扦插生根解剖学研究.pdf
- 六年级上册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案例分析.docx VIP
- 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超声评估.pptx VIP
- 2024上海松江区泖港镇下属单位招聘公共服务人员2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血管超声诊断.ppt VIP
- GJB9001C-2017管理评审报告.docx VIP
- 华电通用 LM2500 系列 航改型燃气轮机发电成套设备介绍.pdf VIP
- 骨盆骨折.2011骨盆骨折急救.ppt VIP
-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著常考知识点+小升初语文复习试卷及答案+小升初语文复习计划.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