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Q/GDWXX-XXX—2012-1XXXX
T/CSEE(/Z)XXXX-YYYY
PAGEI
附件3:
FORMTEXT?????
CSEE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
T/CSEE/Z0081.5-2018
FORMTEXT?????
FORMTEXT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FORMTEXTRegulationforcontentandprofundityofgridintegrationforenergystorage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布
FORMTEXT?????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布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储能电站工程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接入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或规划容量20MW及以上的储能电站工程接入系统设计工作,规定了开展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系统一次部分和系统二次部分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和各项设计内容应达到的具体深度要求。其他方式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直接引用)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DL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GB/T17468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T19862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GB/T3654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GB51048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
NB/T33015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DL/T1234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技术规范
DL/T5444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SD325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Q/GDW268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规划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Q/GDW1564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Q/GDW11376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储能系统energystoragesystem
通过电化学电池或电磁能量存储介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
储能电站energystoragestation
装设储能系统,可进行电能储存、转换及释放的并网电站。
孤岛islanding
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划性孤岛。
防孤岛保护islandinganti-islandprotection
防止分布式电源并网发电系统非计划持续孤岛运行的继电保护措施。
变流器converter
转变电源电压、频率、相数和其他电量或特性的电器设备,主要包括整流器、逆变器、交流变流器和直流变流器。
功率变换系统powerconversionsystem;PCS
实现储能电池与交流电网之间双向能量转换的系统。(是否应用,与其他标准对照一致)
总则
本标准可为编制、评审储能电站工程接入系统设计报告提供依据。
储能电站的接入系统设计一般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是储能电站可行性研究内容之一。(国网公司)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应以电力规划、电网规划为指导,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系统一次部分和系统二次部分。一次部分论证储能电站建设的必要性,明确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接入系统方案(包括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及接入点),提出对储能电站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二次部分提出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相角测量装置、调度自动化子站、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通信系统的接入系统方案。
储能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应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做到远近结合、科学论证。推荐的接入系统方案应与电网规划相协调,要求经济合理、接线简洁、过渡方便、运行灵活,对电力系统中的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