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考化学信息必刷卷01(长春专用)(解析版).docx

中考化学信息必刷卷01(长春专用)(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2025年中考考前信息必刷卷

化学(长春专用)

考情速递

中考·新动向:实验操作权重增加:笔试中实验设计、数据分析题比例提升。

跨学科整合:可能涉及与生物、地理的简单综合题(如生态保护中的物化知识)。

联系实际:例如结合新能源(光伏、电池技术)设计题目。

本试卷:17题结合新能源(光伏、电池技术)设计题目。

中考·新考法:根据最新课标要求,需要丰富试题呈现形式,如科学探究题、生活情景题等,从信息呈现、宏微观结合以及结构——性质——用途等角度大大地丰富了试题情境。

中考·新情境:融入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本地文化与化学学科相联系内容,引导学生人事感悟民族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同时结合新能源(光伏、电池技术)设计题目,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题。

命题·大预测:预计2025年试题在形式上,以实物图、模型图、装置图、示意图、流程图等为载体来考查基础知识,以表格数据、坐标数据、字母表达数据为推理依据的特点依然会保留,注重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渗透考查,强化实验探究、文字描述、图表分析类的题型训练,考查形式一贯与社会热点、前沿科技、传统文化等结合,注意阅读信息量大,需要提高阅读能力及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能把握考向,做到有的放矢。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填空题时,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中对应横线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解答题时,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画出必要的图形(包括辅助线),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量体裁衣

C.死灰复燃 D.立竿见影

【答案】C

【解析】A、花香四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量体裁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死灰复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立竿见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吉祥物命名为“滨滨”和“妮妮”,它们佩戴的滑雪镜镜片材料为聚碳酸酯塑料,坚固耐用。该塑料属于()

A.天然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答案】B

【解析】聚碳酸酯塑料属于塑料,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故选B。

3.下图所示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取蒸馏水 B.煮沸蒸馏水

C.加入铁钉 D.吸取植物油

【答案】B

【解析】A、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倒入,故A错误;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倾斜约45°,不朝向自己和别人,故B正确;

C、向试管中放入铁钉时,应先将试管横放,将铁钉放在试管口,然后缓缓竖起,直接向试管中投入铁钉易打破试管,故C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紧捏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且瓶塞未倒放在桌面,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对物质的用途或实验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

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的体积发生改变

C.一氧化碳能燃烧而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稀硫酸和稀盐酸有许多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两种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答案】B

【解析】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只含有一种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而汞原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不正确;

C、一氧化碳能燃烧而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稀硫酸和稀盐酸有许多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两种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5.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冬天用煤炉取暖,应提供充足氧气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涯海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