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高考最新模拟试题之诗词鉴赏汇编
1.(河北省2025届高三学生3月全过程纵向评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渡吴江
杜牧
埃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注】埃馆:馆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诗题和首联可见,诗人在姑苏城外馆驿中写下此诗,住处离吴江不远。
B.诗人借姑苏城苍苍的树木,来表现因馆驿的偏僻冷清产生的失意与落寞。
C.颔联呼应诗题中的吴江,描绘了江湖潮落、高楼耸立、秋月清冷的画面。
D.诗人呼吁文人诗客多遣发诗思,不要沉迷于歌舞宴乐而陷人庸俗的生活。
【答案】B【解析】“因偏僻冷清产生的失意与落寞”原因理解有误,作者的失意与落寞并非来自所处之地的偏僻冷清。
(2)本诗颈联写景技法精妙,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①动静结合。“月转”“移鹊影”“湿萤光”为动景,“碧梧”“红草”为静景,写出月下之景的清美。②色彩丰富,彼此映衬。“明月”“碧梧”“红草”,色彩对比鲜明,画面清新美好。③灵活变换视角。描写景物先仰视后俯视,将景物写得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2.(2025届西安市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③徐步转斜阳。殷勤④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⑤一日凉。
[注]①此词作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苏轼谪居黄州已三年。②红蕖:荷花。③杖藜:拄着藜杖。④殷勤:劳驾,有劳。⑤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远处树林的尽头有山;近处竹林围绕着屋舍,还看见小池塘,此时蝉鸣不断,乱成一团。
B.荷花散出的香味并不浓烈,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词人留恋美景,满足于现状。
C.这首词刻画了一个闲人形象,太阳即将落山,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
D.词尾表面上说天公想得周到,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词人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答案】B【解析】“词人留恋美景,满足于现状”分析不当。词人并非留恋美景,满足于现状;而是百无聊赖,无可奈何。
(2)这首词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词人的心境之“凉”,但两种“凉”的内涵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在仕途遭遇挫折后内心的凉薄之感,(1分)词人谪居黄州时百无聊赖、自寻安慰并迫不得已而产生随遇而安的想法。(2分)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现了词人在悼念亡妻时内心的悲凉,(1分)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哀悼和思念之情;这种悲凉意蕴丰富,包含着死别之悲、独处之苦和世路之艰。(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广东省江门市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南楼夜
杜牧
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昼短惜年流。
歌声袅袅彻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
枕上暗惊垂钓①梦,灯前偏起别家愁。
思量今日英雄事,身到簪裾②已白头。
[注]①垂钓:相传西周吕尚用直钩垂钓。②簪裾:古代显贵者的服饰。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是杜牧的晚年之作,主要描绘了在南楼宴饮赏月肆意欢快的场景。
B.诗歌首句与“莫使金樽空对月”都提到饮酒作乐,均有乐中生悲之感。
C.颔联描写歌声轻柔,月色明媚,极力营造出一种宁静清雅的意境氛围。
D.尾联不仅是在叙述,也是在抒情,更是在对人生进行反思,颇有深意。
【答案】A【解析】A.“主要描绘了在南楼宴饮赏月肆意欢快的场景”错,诗中并未描绘“肆意欢快”的场景,反而透露出一种悲凉和愁绪。首句“玉管金樽夜不休”虽写宴饮,但“如悲昼短惜年流”已点出对时光流逝的哀叹,尾联“身到簪裾已白头”更是抒发了年华老去的感慨,整体情感并非欢快,而是带有对人生的反思与感伤。故选A。
(2)诗歌讲究“立象以尽意”,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的。(6分)
【答案】①“枕”代表着诗人休息的场景,在枕上,诗人从梦中惊醒,“垂钓梦”暗示着他渴望如吕尚般得遇明主、实现抱负,却只能在梦中。“枕”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体现出诗人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与惊惶之情。②“灯”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暖却又孤独的氛围,在灯光前,诗人的别家愁绪涌起。灯照亮了眼前的场景,却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暗示着诗人在外漂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内心的孤寂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4.(2025届汉中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题落星寺岚漪轩
黄庭坚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古代文化知识:古代重要的科技典籍.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赏析《种树郭橐驼传》(附高频易错句填空及范文赏析).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3道经典评论题(答案版).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饭圈文化.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你怎么看“强行分类”这个“语言陷阱”?.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干好难而正确的事.docx
- 2025年杭州市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科技渠道”的双重性作文分析.docx
- 北京市东城区202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石家庄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