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总结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膜别离技术唐汉卿2111423036

报告框架1.膜别离技术根本介绍2.各类膜别离技术特点3.新型膜别离技术

1.1根本原理膜别离过程原理:以选择性膜为别离介质,通过在膜两边施加一个推动力〔如浓度差、压力差或电位差等〕时,使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到达别离提纯的目的。通常膜原料侧称为膜上游,透过侧称为膜下游。膜上游膜膜下游选择性透膜

1.2别离膜种类膜类型分类别离膜高分子膜液体膜生物膜带电膜非带电膜阳离子膜阴离子膜过滤膜精密过滤膜超滤膜纳米滤膜反渗透膜

1.3常见膜别离方法比较表1.别离方法比较膜过程分离目的推动力传递机理透过物截留物膜类型微滤溶液、气体脱粒子压力差颗粒大小、形状水、容积溶解物悬浮物颗粒纤维多孔膜超滤溶液脱大分子,大分子溶液脱小分子,大分子分级压力差分子特性、大小、形状水、溶剂小分子交替和超过节流相对分子量的小分子非对称性膜纳滤溶剂脱有机组分、脱高价离子、软化、脱色、浓缩、分离压力差离子大小及电荷水、一价离子、多价离子有机物复合膜反渗透溶剂脱溶质、含小分子溶质溶液浓缩压力差溶剂的扩散传递水、溶剂溶质、盐非对称复合膜

1.3常见膜别离比较

1.3常见膜别离方法比较

2.各类膜特点2.1微滤(MF)微滤又称微孔过滤,是以多孔膜〔微孔滤膜〕为过滤介质,在0.1~0.3MPa的压力推动下,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别离过程。微滤的特点:属于精密过滤,具有高效、方便及经济的特点。微滤能截留0.1~1微米之间的颗粒,微滤膜允许大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盐等通过,但能阻挡住悬浮物、细菌、局部病毒及大尺度的胶体的透过,微滤膜两侧的运行压差〔有效推动力〕一般为0.7bar。

2.各类膜特点微滤的优点:①孔径均匀,过滤精度高。能将液体中所有大于制定孔径的微粒全部截留;②孔隙大,流速快。一般微孔膜的孔密度为107孔/cm2,微孔体积占膜总体积的70%~80%。由于膜很薄,阻力小,其过滤速度较常规过滤介质快几十倍;③无吸附或少吸附。微孔膜厚度一般在90~150?m之间,因而吸附量很少,可忽略不计。④无介质脱落。微孔膜为均一的高分子材料,过滤时没有纤维或碎屑脱落,因此能得到高纯度的滤液。

2.各类膜特点微滤的缺点:①颗粒容量较小,易被堵塞;②使用时必须有前道过滤的配合,否那么无法正常工作。

2.各类膜特点2.2超滤超滤技术始于1861年,其过滤粒径介于微滤和反渗透之间,约5~10nm,在0.1~0.5MPa的静压差推动下截留各种可溶性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酶等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的大分子及胶体,形成浓缩液,到达溶液的净化、别离及浓缩目的超滤膜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在作为反渗透预处理、饮用水制备、制药、色素提取、阳极电泳漆和阴极电泳漆的生产、电子工业高纯水的制备、工业废水的处理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超滤技术主要用于含分子量500~500000的微粒溶液的别离,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膜别离过程之一,它的应用领域涉及化工、食品、医药、生化等。主要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2.各类膜特点2.3纳滤纳滤膜的孔径为纳米级,介于反渗透膜(RO)和超滤膜(UF)之间,因此称为“纳滤”。纳滤膜主要用于截留粒径在0.~1nm,分子量为1000左右的物质,可以使一价盐和小分子物质透过,具有较小的操作压〔0.5~1MPa〕。其被别离物质的尺寸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但与上述两种膜有所交叉。纳滤膜对不同价态离子的截留效果不同,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低(10%-80%),对二价及多价离子的截留率明显高于单价离子(90%)。

2.各类膜特点2.4反渗透反渗透的工作原理

2.各类膜特点2.4反渗透反渗透技术所别离的物质的分子量一般小于500,操作压力为2~100MPa。用于实施反渗透操作的膜为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大局部为不对称膜,孔径小于0.5nm,可截留溶质分子。制备反渗透膜的材料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苯并咪唑、磺化聚苯醚、聚芳砜、聚醚酮、聚芳醚酮、聚四氟乙烯等。反渗透膜的别离机理至今尚有许多争论,主要有氢键理论、选择吸附-毛细管流动理论、溶解扩散理论等。

2.各类膜特点2.5液膜液膜类型支撑液膜单滴型液膜乳液型液膜

2.各类膜特点2.5液膜液膜特点:传质推动力大,速率高,且试剂消耗量少,这对于传统萃取工艺中试剂昂贵或处理能力大的场合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液膜的选择性好,别离效果显著,往往只能对某种类型的离子或分子的别离具有选择性。最大缺点:强度低,破损率高,难以稳定操作,而且过程与设备复杂

2.各类膜特点2.6电渗析+固定离子Cl-Na+-正极负极电渗析原理

2.各类膜特点2.6电渗析应用:苦咸水淡化,饮用水及工

文档评论(0)

展翅高飞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