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诗词表现手法探讨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的是:
A.《登高》
B.《静夜思》
C.《江雪》
D.《登岳阳楼》
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寓情于景”手法的是:
A.《望庐山瀑布》
B.《登鹳雀楼》
C.《江畔独步寻花》
D.《题临安邸》
3.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的是:
A.《登鹳雀楼》
B.《望庐山瀑布》
C.《登高》
D.《江畔独步寻花》
4.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对仗”手法的是:
A.《静夜思》
B.《江雪》
C.《望庐山瀑布》
D.《登岳阳楼》
5.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夸张”手法的是:
A.《登鹳雀楼》
B.《望庐山瀑布》
C.《江雪》
D.《静夜思》
6.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静夜思》
B.《江雪》
C.《望庐山瀑布》
D.《登高》
7.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是:
A.《静夜思》
B.《江雪》
C.《望庐山瀑布》
D.《登高》
8.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借古讽今”手法的是:
A.《登鹳雀楼》
B.《望庐山瀑布》
C.《登高》
D.《江畔独步寻花》
9.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动写静”手法的是:
A.《望庐山瀑布》
B.《登鹳雀楼》
C.《江雪》
D.《静夜思》
10.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静写动”手法的是:
A.《静夜思》
B.《江雪》
C.《望庐山瀑布》
D.《登高》
11.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实写虚”手法的是:
A.《望庐山瀑布》
B.《登鹳雀楼》
C.《江雪》
D.《静夜思》
1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虚写实”手法的是:
A.《静夜思》
B.《江雪》
C.《望庐山瀑布》
D.《登高》
13.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物写人”手法的是:
A.《望庐山瀑布》
B.《登鹳雀楼》
C.《江雪》
D.《静夜思》
14.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人写物”手法的是:
A.《静夜思》
B.《江雪》
C.《望庐山瀑布》
D.《登高》
15.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景写情”手法的是:
A.《望庐山瀑布》
B.《登鹳雀楼》
C.《江雪》
D.《静夜思》
16.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情写景”手法的是:
A.《静夜思》
B.《江雪》
C.《望庐山瀑布》
D.《登高》
17.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声写色”手法的是:
A.《望庐山瀑布》
B.《登鹳雀楼》
C.《江雪》
D.《静夜思》
18.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色写声”手法的是:
A.《静夜思》
B.《江雪》
C.《望庐山瀑布》
D.《登高》
19.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动写静”手法的是:
A.《望庐山瀑布》
B.《登鹳雀楼》
C.《江雪》
D.《静夜思》
20.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静写动”手法的是:
A.《静夜思》
B.《江雪》
C.《望庐山瀑布》
D.《登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的是:
A.《登高》
B.《望庐山瀑布》
C.《江雪》
D.《静夜思》
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动写静”手法的是:
A.《望庐山瀑布》
B.《登鹳雀楼》
C.《江雪》
D.《静夜思》
3.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景写情”手法的是:
A.《望庐山瀑布》
B.《登鹳雀楼》
C.《江雪》
D.《静夜思》
4.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声写色”手法的是:
A.《望庐山瀑布》
B.《登鹳雀楼》
C.《江雪》
D.《静夜思》
5.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色写声”手法的是:
A.《望庐山瀑布》
B.《登鹳雀楼》
C.《江雪》
D.《静夜思》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以乐景写哀情”是指用美好的景物来表达哀伤的情感。()
2.“寓情于景”是指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
3.“借景抒情”是指借助景物来表达情感。()
4.“对仗”是指在诗句中,上下两句的字数、平仄、词性等方面相对称。()
5.“夸张”是指在诗句中,对事物进行夸大的描绘。()
6.“比喻”是指在诗句中,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
7.“拟人”是指在诗句中,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
8.“借古讽今”是指在诗句中,借古人的事来表达对现实的讽刺。()
9.“以物写人”是指在诗句中,用物品来描绘人的形象。()
10.“以人写物”是指在诗句中,用人的形象来描绘物品。()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请简述“以乐景写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诗歌的表现手法考察试题及答案.docx
- 诗歌的视觉元素与表现手法试题及答案.docx
- 诗歌的象征与隐喻试题及答案.docx
- 诗歌背诵对文学的影响试题及答案.docx
- 诗的意象认知试题及答案.docx
- 诗词中常见意象解读试题及答案.docx
- 诗词中的哲学思想剖析试题及答案.docx
- 诗词主题与意象试题及答案.docx
- 诗词创作与思维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
- 诗词创作与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高三下学期考前数学适应性演练(二)试题.docx
-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高三下学期考前数学适应性演练(二)试题.docx
- 2025年安徽省宿州市墉桥区高三下学期考前数学适应性演练(二)试题.docx
-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高三下学期第八周周测数学试卷.docx
- 浙江日月首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及答案1.docx
- 2025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浙江日月首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及答案一.docx
- 浙江日月首饰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