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卷《论语》试题汇集附答案解析.docxVIP

2025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卷《论语》试题汇集附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5年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卷《论语》试题汇集

一、朝阳一模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①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

②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1】。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

③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④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2】,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3】,泰【4】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

注释:【1】饩羊:周天子告朔之礼用羊祭。鲁哀公时此礼已废,饩羊的形式仍保留。

【2】纯:指用黑丝制成的礼帽。纯冕制作工序比麻冕简单。

【3】拜乎上:只在堂上行礼。臣子面见君主时,应该先在堂下行礼,然后再到堂上行礼。

【4】泰:骄慢。

(1)①②分别表现了孔子对“礼”怎样的主张?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4分)

(2)①②中孔子对“礼”的主张是否矛盾?请依据上述材料,简要解释。(6分)

二、东城一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①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②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1】也。”(《论语·公冶长》)

③(季康子)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

④子贡方【2】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

⑤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⑥不为人之所器者而后能器人,为人之所器而器人,则非人之所宜。(陈祥道《论语全解》)

注释:【1】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尊贵器皿。【2】方:议论批评。

(1)解释材料⑤中画线句的意思,并依据本则材料内容说明其作用。(4分)

(2)孔子评价子贡是“瑚琏之器”。对此,朱熹认为“子贡虽未至于不器,其亦器之贵者”;陈祥道认为“为人之所器而器人,则非人之所宜”。请从朱、陈二人的解读中任选一种,结合上述材料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其合理性。(6分)

三、门头沟一模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贡方【1】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

③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朱熹《论语集注》)

④责己厚,责人薄,可以无怨尤。诚能严于自治,亦复无暇责人。旧解此怨为人怨己,亦通。(钱穆《论语新解》)

注释:【1】方:通“谤”,议论批评。

(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大意。(2分)

(2)朱熹与钱穆对“远怨”的理解不完全相同。请根据材料③④说明两人理解的不同之处。(4分)

(3)材料②中对于子贡议论批评他人的行为,孔子为何说“夫我则不暇”?结合材料①③④简要说明。(4分)

四、平谷一模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①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

②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③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八佾》?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民到于今受其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微管仲???????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吾其被发左衽矣????其皆出于此乎?

D.焉得俭???????且焉置土石?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3)依据材料,谈谈孔子对管仲的评价。(4分)?

五、石景山一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①子游【1】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2】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3】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子张》)

②盖子游但言门人虽知洒扫之末,不即举《大学》之本以教之;子夏则言教之当有序。子游未尝讥子夏教洒扫之非,而子夏亦未尝言不教以《大学》也。……盖《大学》行之之目有八,而诚意正心为本。诚意正心固非小子所可进,此即是先就事上令知其所当然而为之,未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读四书丛说》)

③言大道与小道殊异,譬如草木,异类区别,学者当以次,不可一往学,致生厌倦也。唯

文档评论(0)

xxj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