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埋怨(mán)涎皮(xián)莞尔(wǎn)辖制(xiá)
B.憎恶(zèng)祈祷(qí)滑稽(jī)撮合(cuō)
C.谗言(chán)怂恿(sǒng)噩梦(è)怔住(zhēng)
D.蕴藉(jiè)流憩(qì)拮据(jù)迤逦(yǐ)
答案:A
解析:B项,“憎恶”的“憎”应读“zēng”;C项,“怔住”的“怔”应读“zhèng”;D项,“拮据”的“据”应读“j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D.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答案:C
解析:A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由于”或“使”;B项,主宾搭配不当,“活动是……生活方式”不搭配,应在“生活方式”后加“的活动”;D项,否定不当,“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应删去“没”。
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祝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小说通过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的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C.《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一个“硬汉”形象,他以顽强的毅力在海上与鲨鱼搏斗,最终保住了大马林鱼。
D.《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最终带回的只是大马林鱼的骨架,并没有保住大马林鱼。
二、填空题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名句。如李白《蜀道难》中“,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写出了蜀道地势的高低落差;苏轼《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描绘出了秋夜江面的浩渺。
答案: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记忆。此句形象地写出了蜀道之高,连太阳的运行都被阻挡,与下句“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形成鲜明的高低对比。
2.《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善假于物也”。
答案:君子生非异也
解析:“生”通“性”,此句点明君子与常人本质上并无不同,关键在于能够借助外物来提升自己。
三、判断题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答案:正确
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在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2.“而立之年”指的是三十岁,“不惑之年”指的是四十岁,“知天命之年”指的是五十岁,“耳顺之年”指的是六十岁。()
答案:正确
解析:这些说法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对不同年龄段的一种特定称谓。
四、解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褒禅山记(节选)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