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复习专题--小说中的对比手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复习小说中的对比手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
1.回顾九年级学过的几篇小说,参考课后“思考探究”与“阅读提示”,梳理下表。
册数
篇目
考点探源
九上
《故乡》
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的变化,通读全文,梳理这些变化┉┉
《我的叔叔于勒》
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孤独之旅》
小说紧扣杜小康的心理变化展开叙述和描写┉┉
《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刘姥姥进大观园》
作者通过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
九下
《变色龙》
这是一篇讽刺小说。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2.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发现:
(1)对比是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
(2)设问方式中最常见的关键词是:“变化”、“对比”。
3.什么是对比?
对比就是把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手法。
你知道这些对比手法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吗?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一)以文析法
案例1:阅读九上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思考: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和“我”眼中的于勒有什么不一样?表现了菲利普夫妇、“我”什么形象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要点:
《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
菲利普夫妇形象
“我”眼中的于勒
“我”的形象
①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的于勒
②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③这小子;这个贼;那个讨饭的;那人;这个流氓
自私冷酷、虚伪贪婪、唯利是图、趋炎附势。
①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②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心地善良,
有同情心。
作用: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和“我”眼中的于勒的对比,突出了菲利普夫妇的冷酷无情。
案例2:阅读九下课文《故乡》,思考:闰土从少年时期到中年时期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请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面找出依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要点:
《故乡》
描写方法
少年闰土
人物形象
中年闰土
人物形象
外
貌
描
写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健康壮实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有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饱经风霜
语
言
描
写
第18、21、23、26、28段
说话脱口而出,活泼可爱,热情纯真,知识丰富,无忧无虑。
“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分明的叫“老爷”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有封建等级观念。
动作描写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等
热爱生活,聪明能干,活泼机智。
“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只是摇头”等
迟钝麻木
神态描写
“见人怕羞,只是不怕我”,“很高兴”
朴质生动
活泼纯真
“凄凉的神情”“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木偶人”
迟钝麻木
作用: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突出了以中年闰土为代表的旧中国善良的人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变成“木偶人”的痛苦遭遇。
(二)归纳策略
1.对比手法的类型: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
①横向对比:把A与B对同一人物或相同事物不同态度进行比较,即A——B。
把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和“我”眼中的于勒进行比较,这种对比属于横向对比。
②纵向对比:把某一人物或事物的前后不同进行比较,即A——a。
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从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面进行比较,这种对比属于纵向对比。
2.对比手法的作用:运用对比,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或人物的矛盾,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强调主题思想。
3.答题格式:方法+内容+效果。
即:运用对比手法,通过XX和XX的对比(文章内容),突出(表现、强调、体现、烘托、衬托)了......
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阅读课文《范进中举》,思考: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根据表格里的提示,勾画出相关语句,完成表格。
答案要点:
中举前
中举后
对范进的称呼
现世宝
老爷贤婿老爷
说话的态度
训斥狗血喷头
恭维奉承讨好千恩万谢
所带的礼品
一副大肠一瓶酒
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对嫁女的解释
倒运
养到30多岁毕竟要嫁与个老爷
对相貌的评价
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品貌又高张府…也没有这样的相貌
对才学的评价
不是你的文章好……舍与你的
才学又好
能否考中
癞蛤蟆就想天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中考模拟题语文甘肃省 4年(2021-2024)中考语文作文真题汇编.docx
- 2024中考模拟题语文《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九年级上) 答案版.docx
- 2024中考模拟题语文09+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诗词默写背诵-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docx
- 2024中考模拟题语文10+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默写背诵-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docx
- 2024中考模拟题语文11+七年级下册1-3单元古诗文默写强化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docx
- 2024中考模拟题语文18+八年级上册1-3单元古诗文默写强化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docx
- 2024中考模拟题语文语文中考文学类文本表达方式 专题复习导学案.docx
- 2024中考模拟题语文语文中考反复修辞专题复习导学案.doc
- 2024中考模拟题语文语文中考记叙文段落的作用专题复习导学案.docx
- 从魏晋至隋唐到晚清:女子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启示.docx
-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先行组织者应用的比较与启示:基于概念与实践的双重审视.docx
- 可注射双层微球:制备工艺创新及长效抗骨关节炎机制与应用探究.docx
-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群众体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影响.docx
- 过氧化氢酶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新视角与分子机制探究.docx
- 论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力的构建与提升.docx
- 大豆异黄酮摄入与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探究——基于Meta分析的深度剖析.docx
- 探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与细胞凋亡及API5的内在关联.docx
- 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文化教学活动:实践、挑战与发展路径.docx
- 以听说读为翼,促初中英语写作之翔:互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