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及教学对策.pptxVIP

新课程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及教学对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程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及教学对策

总体上:基本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的理念,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江苏:答案严谨,情感教育突出;广东:史料丰富、新颖;山东:突出研究能力、本土文化;宁夏:关注热点、重视文科综合(次贷危机);海南:重视基础知识、表述能力。典型代表是江苏第21题和广东第30题。

江苏卷21题:江苏卷21题: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回答:(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命题范式的变化;材料载体;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广东卷第4题: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对信息进行有效释读、串联推理、甄别、整理审视,形成新的历史认识)

具体表现在:第一,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进行命题,摈弃不同版本教材内容之间的差异;突出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教材出”。

对策:1、要做“减法”,找交集,“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不同版本教材各有特色(需直接阐述的知识均出自不同版本的交叉内容,其余差异均以相关材料进行铺垫,如:“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自主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注意时政材料的开发运用,如次贷危机,西藏问题,遗产保护,京剧等);3、抓大(主干知识)放小(琐碎知识),总结规律.

“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

(1)下列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及成因(本题分层次赋分)。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不再缠足的姑姑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

(2)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服饰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请回答: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请你结合上述两幅图片阐述这个说法。20世纪50年代女性最时尚、单调的列宁装20世纪80年代末陕西韩城党家村姑娘们展示的时尚服装

第二,以丰富的材料为试题情境,转变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释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

1、材料种类丰富,情境新颖。1、材料种类丰富,情境新颖。(1)文字材料。(略)(2)文物图片(含漫画)材料(广东1)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江苏7)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严复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图3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诗歌、书法等材料:(广东1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江苏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4)数据图表材料:(宁夏30)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物机械187028.05.8——188024.95.5——189020.25.70.31900

文档评论(0)

136****07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