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日本历史上重大改革(论述题).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古代改革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

(1)圣德太子:

代表人物:圣德太子

意义;圣德太子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氏姓贵族的势力,在贵族中间打下了皇权思想的烙印,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并通过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给中小贵族授与冠位等形式,培养了人才,所以说圣德太子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的准备和先声。但圣德太子的改革是极不彻底的。冠位制是在没有废除氏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仅在畿内及其周边地区的中下级贵族中实行。17条宪法作为训诫,只能起到教化作用,没有更大的约束力。更主要的是没有触动当时社会症结的部民制,所以削弱氏姓贵族势力,提高皇权是极为有限的,更不可能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挽救社会危机。

大化改新

代表人物: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

意义:

①社会性质: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部民奴隶制的基本终结和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初步形成。经过这场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日本走出奴隶制社会,完成了向封建制度社会的转变。

②土地制度:废除了部民制,建立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政治制度:仿照唐代官制,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律令官僚统治机构,世袭氏族被废除,高度中央集权的古代天皇制得以确立。

幕末西南诸藩的改革

1藩政改革兴起发展的原因

(1)19世纪,西南诸藩商品经济有了快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为藩政改革的兴起,推进奠定了基础。

(2)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西南诸藩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起来,加上藩政府财政赤字,迫使诸藩不得不进行改革来缓解社会危机。

2藩政改革对明治维新的影响

通过改革为明知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人才,长洲藩的改革派也成为了明治维新坚实的后盾力量

藩政改革中许多许多措施为明治政府所继承,推动了改革的深入发展

洋学思想为明治政府的内政外交提供了理论依据。

3评价

改革目的具有保守性,是为了应对社会危机,维护封建体制,而不是为了建立知本主义制度。

改革的内容具有局限性,军事改革的不彻底性,教育改革大打折扣,没有勇气提出君主立宪。

改革的影响具有消极性,由于武士道精神的存在,对明治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殖民扩张的政策上。

第二:近代改革

1明治维新

代表人物:明治天皇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1)措施

①废藩置县、奉还版籍。将全国确定为三府四十三县。彻底剥夺了旧藩主的一切统治大权,摧毁了各藩的封建割据势力,真正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日后日本近代化国家的建设,保证了强有力的机制。是日本以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迈出的重要一步。

②四民平等。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皇室亲缘关系者改称为“皇族”,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幕府的幕僚,大名的门客等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解放了封建制下的农民,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③地税改革。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制,实现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确立了日本近代土地所有制。

④通过秩禄处分,逐步废除俸禄制,剥夺了武士阶级的经济特权。

⑤文明开化。开放国门后,对外交流骤增,西方文化大量进入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改革教育,培养有文化科学技术新人才的重要性,教改使日本进入确立近代教育体制阶段。

⑥殖产兴业。通过实行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措施,日本具备了全国范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政府接管幕府和各藩的工矿业以形成官办企业的核心,移植和引进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技术,以官营模范工厂带动民间资本的发展。使得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短短15年内,便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尤其是轻工业部门的工业化。

⑦富国强兵。明治政府认识到,“富国”的前提首先是“强兵”,所以开始建立兵工厂和造船所,引进新技术,发展军工生产。1870年又成立了工部省,1872年改兵部省为陆军省和海军省,确立了近代军事制度。为军国主义的产生做了准备。

(2)意义

①积极意义: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的开端,它使日本结束了江户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摆脱了西方列强的殖民枷锁,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因此,明治维新在日本史上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②消极意义:但是,由于保留了很多封建皇族、贵族的残余势力,使得日本民主化迟迟没有得以实现,反而使得日本走向法西主义战争泥潭,给日本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2)二战后美国占领当局対日本进行的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以麦克阿瑟为首盟国军队从1945年8月26日陆续进驻日本。盟军对日本的占领以及实施的改革政策主要体现了美国政府的意志。为了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美国占领当局决定对美国进行一系列非军事化、民主化的改革措施。

非军事化,包括解散法西

文档评论(0)

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根据需求排版文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