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泸县五中高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模拟考试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甘草岭遗址是目前广东地区揭露墓葬数量最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迹现象复杂,出土遗物众多,

制作精美。共揭露出墓葬304座,灰坑窖穴225座,出土陶、石、玉等不同质地的文物702件(套)。上述

信息反映该地区()

A.生产力水平有一定发展B.阶级分化和私有制出现

C.早期国家初始形态出现D.母系氏族社会发展情况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的中国。

据材料信息可知,甘草岭遗址出土遗物众多,制作精美,尤其是发掘出的多件陶器、石器、玉器等随葬品,

种类丰富,制作精美,这说明广东地区的生产力有所发展,A项正确;阶级分化指形成了代表不同利益的阶

级,材料并无随葬品差异的对比,无法得出出现阶级分化的结论,同时材料中也没有指出随葬品是归个人

还是集体所有,无法判断私有制的产生,排除B项;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需要具备礼器、阶级分化、宫殿

等遗迹,材料并没体现这些要素,排除C项;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而不是母系氏族社会。

排除D项。故选A项。

2.东晋刘宋易代之际,王氏与谢氏子弟仍为刘宋的显贵;萧梁破灭,王(褒)、庾(信)两族迁到北朝后继

续做大官。而褚渊本是东晋旧族,之后成为刘宋政权的顾命大臣,却将刘宋的印玺授予萧梁统治者并进行

劝进,“宾客贺者满座”。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政权更迭政治动荡B.传统儒家忠君观念受到了冲击

C.世族势力逐渐壮大D.门阀成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

国)。据材料“东晋刘宋易代之际,王氏与谢氏子弟仍为刘宋的显贵;萧梁破灭,王(褒)、庾(信)两族

迁到北朝后继续做大官。而褚渊本是东晋旧族,之后成为刘宋政权的顾命大臣,却将刘宋的印玺授予萧梁

第1页/共13页

统治者并进行劝进”可知,刘宋取代东晋政权后,王、谢两大世家在刘宋政权中仍为显贵,东晋旧族褚渊

在权力交替中表现出对新政权的顺应与支持,这些现象反映出儒家传统忠君观念受到了冲击,B项正确;材

料并未讲述政权更迭的过程,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世家大族势力逐渐壮大,排除C项;地主阶级是专制

统治的基础,且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强调门阀对于专制统治的作用,而是门阀拥护支持不同政权,反映出

传统忠君观念被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

3.中唐以后,除了有翰林“内相”,还有退任宰相之职改做节度使仍享有宰相荣誉之衔或者更多由地方权势

强大的节度使出任宰相的“使相”。安史之乱后,平定战乱的功臣继续被分封到地方出任节度使,同时在朝内

依然持有权力。这一现象反映了唐中期以后

A.中央集权制走向衰落B.相权不断分化君权得到强化

C.中央决策机制的完善D.地方行政体制不断得到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退任宰相之职改做节度使和平定战乱功臣在中央的权力依然保持,这使得地方

的权力不断扩大,进而弱化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

没有涉及中央决策的完善,故C项错误;材料的主旨为地方权力的扩大而没有涉及地方行政体制的优化,

故D项错误。

4.王阳明制定并推广的《南赣乡约》中载:“呜呼!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尔等父老

子弟,毋念新民之旧恶而不与其善,彼一念而善,即善人矣;毋自恃为良民而不修其身,尔一念而恶,即

恶人矣。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尔等慎思吾言,毋忽。”据此可知()

A.乡约与十家牌法的相互配合

B.儒学士人开始参与教化乡里

C.明代的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D.乡约教化与心学思想相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

材料“毋自恃为良民而不修其身,尔一念而恶,即恶人矣。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尔等慎思吾言,毋

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提到王阳明制定的《南赣乡约》中有关于劝人向善、善恶一念之间等理念。

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这些理念体现了心学思想。乡约的内容是在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把心学思想

融入到乡约教化之中,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乡约与十家牌法相互配合的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

第2页/共13页

项;在此之前可能已经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