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战德国内容.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强盛的原因

庄惟婷

摘要:从1870年到1914年,这短短的45年,是德意志千年历史中真正的黄金时期,国土广大,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机械,化学等工业傲视全球;科技学术一片繁荣,德语于成为科技界的世界性语言,哥廷根大学成为世界学术圣地,德国陆军冠绝天下,在政治上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导。

关键词:德国;国家实力;强盛原因

1.当今德国的概况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德国地势北低南高,呈阶梯状,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德国北部是平均海拔不到100米的平原,是波德平原的一部分,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势低平,气候夏季凉爽,冬季阴冷,土壤较为贫瘠,主要利用草场发展畜牧业,也种黑麦、燕麦和马铃薯;中部是由东西走向的高地构成的山地;西南部是莱茵河谷地区,莱茵河两旁谷壁陡峭的山地为森林和高山牧场;东南部是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河谷地带日照时间较长,土壤肥沃,盛产烟草和葡萄等水果和用于酿造啤酒的啤酒花,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楚格峰是德国境内的最高峰。

2.一战前德国的军事实力

乍看起来,在1914年以前的10年内,德国陆军同强大得多的俄国陆军相比显得黯然失色,而且法国陆军也能与之相匹敌。但这是个不可靠的表面现象。由于复杂的国内郑治原因,德国政府选择了把陆军保持在一定的规模,而让蒂尔皮茨的舰队大量增加它在整个国防预算中所占份额的做法。当1911年和1912年的紧张的国际形势促使柏林决定大规模扩充陆军时,装备上的迅速变化给人以强烈印象。在1910年和1914年间,它的陆军预算从2.04亿美元增至4.42亿美元,而法国只从1.88亿美元增至1.97亿美元——而且为了达到这样的军队规模,法国征召了89%的适龄青年,德国只征召了53%。确实,到1914年俄国为它的陆军已花费了大约3.24亿美元,但已感到极为紧张:国防开支占俄国国民收入的6.3%,而德国只占4.6%。除英国外,德国比任何其他欧洲国家更能承受“军备重担”。此外,德国陆军可以动员并且装备几百万预备役军人,而且因为他们受到较好的教育和训练,所以能很快部署到前线作战,但法国和俄国却做不到。法国总参谋部认为,他们的预备役军人只能在后方使用;而俄国则既没有装备其数百万理论上的预备役军人所需的武器、皮靴和军服,也没有军官来管理他们。但即使这些,也还不能弄清德国的军事能力究竟已达到何种程度,因为这种能力还反映在一些不能用数量来衡量的因素上,诸如良好的国内交通线、能较快进行动员的体制、优良的参谋训练、先进的技术等等。

所以说,一战前德国国力并不是世界第一,但是以单个国家来比较的话,综合军力的确是世界第一。

3.德国的经济实力

德国在1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飞速发展。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为德国增加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得自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工业发展补充了重要的资源;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更容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4.德国的思想发展

“1914年思想”是德意志知识分子对“德意志独特道路”的诠释。“德意志独特道路”伴随着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德意志的民族优越感与德意志知识分子的世界主义情怀与这段早期历史是分不开的。但帝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缺乏权力中心,给德意志民族的统一造成了严重障碍,也阻碍了德意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17世纪,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成立德语协会,致力于改变法语和拉丁语垄断整个德意志学术界和上流社会的状况。面对18世纪法国文化在欧洲大行其道。最早具有民族意识的德意志知识分子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他们开始创办德语杂志,用德语创作诗歌和话剧,在大学用德语授课,目的在于反对模仿法国文化,剔除外国语,净化民族语言,颂扬德意志的光荣与伟大,探寻德意志民族精神的源泉。德意志知识分子开始研究日耳曼人的史诗,搜集日耳曼民歌,回忆、歌颂德意志民族光荣的过去。

1789年法国大革命与随后的拿破仑战争催生了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也是“德意志独特道路”产生的重要时刻。德意志知识分子开始时几乎一致盛赞法国大革命,激动地为大革命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欢呼,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快就对雅各宾专政和法国人的暴力行动感到反感和厌恶,开始寻找另外一种改造社会的途径。德意志知识分子既不赞同专制主义统治,也不赞同暴力革命,而是希望以社会进化式的缓慢改善来达到理性社会,追求和谐地调和矛盾。

自斯塔尔夫人1813年出版的《德意志论》开始,德意志知识分子便总是用“诗人和思想家的国度”来标榜自己,用德国的文化优越性为其政治上的失落感找寻心理平衡。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西方式”自由民主并没有引起德意志知识分子的共鸣

文档评论(0)

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根据需求排版文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