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延边大学世界史考研622东亚史朝鲜史-笔记.pdf

延边大学世界史考研622东亚史朝鲜史-笔记.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大同江文化*

以朝鲜首都平壤为中心的大同江中下游地区发祥的古代文化。

大同江位于中朝边境、朝鲜半岛西北部,是朝鲜的第五大河流。90年代中后期,北朝

鲜学者主张大同江流域具备人类文明出现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

五大文明之一,形成了独特的大同江文化。

2.黑隅里遗址*

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市祥原郡的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0万至40万

年,是朝鲜半岛目前发现的最早旧石器时代遗址。

1966年,黑隅里遗址被发现于距祥原邑3公里以外一个石灰岩山岗的山洞中。洞穴位于

山岗的南坡,纵伸约有30米,有2.5米厚的遗物层。遗物层中发现20余种动物化石和极粗糙

的打制石器。其中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一半以上属于灭绝种,其中的湿地野鼠和祥原马是

地质时代

第三季末

的古种。其中出土的石器采用最原始的方法

——“砸击法”和“打击法”制

作而成。

3.朝鲜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分布特点:(1)北部主要有黑隅里遗址、德川人、力浦人、屈浦人。

(2)南部主要

有公州石壮里,京畿道莲川郡全谷里,江原道上诗里,忠清北道等。

(3)这些遗址都分布

在大江大河流域的平原地区。

形成原因:①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水源充分,土壤肥沃;②农业上的进步提高了粮食

的产量,从而提高了人的存活率;③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④平原地区地势

广阔,耕地面积广阔;⑤平原地区便于聚集生活,增加了克服自然障碍的力量。

4.朝鲜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

①经济方面比以前有较大发展,出现了畜牧、农耕、制陶等新兴经济部门,说明当时人

类不仅采集现在的天然物产,而且能利用自然条件从事生产,经济形态由采集生活向生产经

济过渡;

②在中石器时代发明的弓箭,到了新石器时代已经广泛普及;

③当时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实行族外婚制。

④朝鲜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使朝鲜民族的文化特征显现出来,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根

本文化源泉。

5.朝鲜青铜时代文化特征*

①人们虽然使用青铜制工具但整个青铜器时代仍广泛使用石器;②农业发展水平比较

高,新型农具如石斧、半月刀、石镰、磨谷石得到广泛使用,新技术如耕犁法,水稻种植技

术得到推广;③畜牧业也进一步得到发展,在遗址中常能见到猪、牛、马、狗等家畜的骨

骸,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虽然还是挖坑筑房,但深度浅于前一时期,有的已经不是地穴式

房屋;④手工业方面,使用陶器显著增加,由栉文土器逐渐过渡到无纹陶器;⑤从墓葬的陪

葬品看,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⑥朝鲜墓葬形式有:A、支石墓(桌子式):北方

经常出现;B、石棺墓(棋盘式):南方经常出现。

6.栉(zhì)文土器*

以各种方法进行装饰的有纹陶器,其中最常见的为刻划纹器。分布在半岛全境,全国都

有发现,且各有特色。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斧山东三洞遗址:第一层:隆起纹陶器,手压纹陶

器,无纹陶器;第二层:栉文土器,石英;第三层:平底无纹陶器。栉文土器分布地区,除

朝鲜半岛外,还散见在中国东北,俄罗斯沿海州,西部的辽河地区、松花江流域等辽阔地

区,这些地区出现了相似文化要素的历史发展趋势,他们构成了朝鲜先民成为一个民族的生

活范围。

7.支石墓*

史前时代用巨石搭建起来的坟墓的一种。(史前时代是没有文字记录的时间段)支石墓

分布地区中,东北亚最为集中,其中心地区是韩国。支石墓是朝鲜半岛史前时代的墓葬形

式,由厚重的扁平石块作支架和上托面,下面安葬死者遗骸和石器、陶器等随葬品,制作分

为采石、搬运、筑造,分为桌子式支石墓和盖石式支石墓。韩国已发现的支石墓近3万座,

是研究支石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重要遗址。

高敞、和顺、江华的支石墓遗址在2000年被

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研究史前文化现象和

文档评论(0)

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根据需求排版文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