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学业成就的心理因素,在于自身的学习意愿。任何时候,教师对学生都有较高的学业希

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呢?

一、诅咒或过多的批评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笔者在班中曾做过小学生生活情趣的调查统计,

结果表明:学生最喜欢老师说的话是:“好好努力吧!”“你真聪明。”“谢谢你!”最希望的是:

“老师不要太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一件事”。可见,承认学生的能力并加以适当的

赞扬是提高学生学习意愿的秘诀。

教师的诅咒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和心情忧闷,学生最讨厌“谁会像你这么蠢!”“你丢尽了我们

班的脸!”这类诅咒的话语。更不要对学生说:“你为啥这么不喜欢做功课!”这种暗示性语

言会给学生错误的印象,认为自己真的讨厌学习。若看到学生比以前学习有进步,要称赞他:

“你最近真用功呀!”假使他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可以说:“这次是你准备得不够充分,下

次再好好努力,没问题。”等话语安慰学生,鼓励他继续努力。

二、对学生要与他自己比较。做教师的大多爱拿差生与优生作比较。如:“你怎么不向班长

学学。”“你的同桌的成绩那么好,你怎么这样差!”强硬指责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有很大

的影响,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丧失学习意愿。

对于差生,只要今日之我超越昨天之我,那就是进步。面对学生微小的进步,作为教师不妨

用微笑、拍拍肩膀的方式表示对学生的称赞。如果老师强求学生达到其能力所不及的目标,

学生便会丧失努力的意愿,变得什么也不想做了。

三、领悟学生的个性偏差,激发其主动进取的精神。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意愿,

同时也表现在个性品质上的偏差。它包括精神欠集中,缺乏恒心和耐性,学习上消极悲观等

个性特征。对此,可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班会,让他们多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改变其

内向、敏感的性格。

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并非难事,教师要有计划地、科学地教育自己的学生,不能只是命令学

生“用功!用功!”要与孩子沟通,以正确的知识、技巧和关爱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促进其

学习能力的提高。

10名初中生,只有1名喜欢学习;

100名高中生,只有4名喜欢学习。

研究证明,学习优秀及人生成功,更多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意愿或决心的问题。如果

一个孩子自己没有强烈的学习意愿,不真正下定决心要学好功课,那他或她多半是学不好的。

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强烈的成功意愿,没有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功,那他也是很难取得

人生成功的。所以,真正成功的教育,应当是那种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意愿,重视培育学生成

功成材意愿的教育。

但现实是怎样的呢?应试教育机械的教学机制、陈旧的教学内容、单调乏味的讲课方式、

被动被迫的学习形式、无休止的补课、过多过难的作业等等,都在不断消磨中国中小学生的

学习热情及意愿。

更让学生郁闷和痛苦的是,他们几乎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喜欢的书籍没时间

读,不喜欢的东西却被强迫着学。许多学生都是带着无可奈何的情绪去学校,而学什么,怎

么学,学校几乎从不征求学生的意见。

在谈到中国学生学习欲望的时候,原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很形象地说:“假如你喜

欢吃牛排,今天我给你塞一个,明天塞一个,一天塞三个,以后你就不喜欢吃牛排了。”

“所以学习也是这样,一天让他学10个钟头,再好的学习欲望,一天到晚强迫你在教

室里听12个钟头,再大的学习欲望也没有了。”

张信刚认为,不应该在小学,尤其在中学那么几年里,可以获得求知欲望时,把学习的

兴趣给扼杀了,而得到的成果只不过是一点考试的技巧。

在知识“大爆炸”的现代,再用强迫、灌输的方式来教学生,不仅会大大加重学生的负

担,而且会大大损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的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显示,

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而高中生仅有4

3%。

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调查显示,35%的校长、37%的老师、58%的中学生认为课业负担

“比较重”或“过重”,其中高三的学生,早上6点起床的有34%,晚上11点半以后睡觉的

超过40%。

中学生周末上课时间,平均超过6小时,暑假补课平均超过21天。20%的中学生,对

学习感觉枯燥和厌烦,28%的中学生,对学习仅仅是“兴趣一般”。

显然,这种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活动少、睡眠少的教育,已经极大地损伤了学生

的学习意愿和学习积极性。

学习如果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不仅学习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对人的身心也是一种伤害

和摧残。“文革”时期,强制人们参加的学习班,就经常用来对付或惩罚“犯人”,这种强制

文档评论(0)

智洲云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