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41∕T 2131-2021 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指南.docxVIP

DB41∕T 2131-2021 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指南.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93.010CCSP21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31—2021

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指南

2021-04-12发布2021-07-12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131—2021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规定 2

5防水 2

6排水 3

7特殊地质隧道防排水 5

DB41/T2131—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大喜、卫涛、郭炎伟、阮飞鹏、李曙光、花付南、佘宏伟、张百岁、褚慧君、李浩彬、闫晓龙、韩泰然、苏东明、郁可、贾占胜、徐会杰、董长武、李旭东、苏新建、吴俊浩、朱育锋、盛云鸽、邱国永、娄源澎、薛永涛、范占超、徐云雷、代志杰、董家昀、赵静、柳玲。

DB41/T2131—2021

1

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方面的术语和符号、一般规定、防水、排水和特殊地质隧道防排水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钻爆法施工的高速公路隧道设计,一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TD70公路隧道设计细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00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防水层

附着在衬砌上防水结构,包括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等。3.2

防水卷材

是指在沥青类或高分子类防水材料浸渍在胎体上,制作成的防水材料产品,以卷材形式提供。3.3

变形缝

指为消除沉降差、温度和收缩应力对结构带来的危害而设置的构造缝,包括沉降缝和伸缩缝。3.4

中心水沟

设置在隧道底部路面以下位置,排泄衬砌背后围岩裂隙水的纵向排水沟。3.5

盲管(沟)

为疏导和防止衬砌背后积水,避免洞内漏水,减少静水压力,降低隧底地下水位,在隧道外周设置的排水设施。

3.6

预铺反粘法

将覆有自粘胶膜层的防水卷材首先固定至隧道初期支护表面,自粘胶膜层朝向隧道净空侧,然后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使混凝土浆料与卷材紧密结合的施工方法。

DB41/T2131—2021

2

4一般规定

4.1隧道防排水设计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前期资料搜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地形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勘测等资料,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妥善处理,使洞内外形成完整、通畅、便于维修的防排水系统。

4.2处于水环境敏感区的隧道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防排水设计。

4.3隧道防水应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防水层防水为主体,以接缝防水为重点。

5防水

5.1重视地表水的调查和处治,地表水可能渗入隧道时,应采取防止或减少其下渗的处理措施。

5.2隧道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层和防水混凝土相结合的防水措施。防水层宜采用预铺反粘类防水卷材与无纺布的组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小于1.2mm,接缝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b)无纺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300g/m2,不宜与防水卷材黏合使用;

c)防水层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结构防水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对保护地下水环境、限制地层沉降要求严格的工程,宜采用全封闭式防水型式;对保护地下水环境、限制地层沉降没有要求的工程,宜采用半封闭式防水型式;

d)防水卷材的固定宜采用热熔衬垫挂设,可采用出厂预制挂钩挂设。热熔衬垫与防水卷材宜采用电磁焊接;

e)防水卷材因施工或结构需要必须穿孔时应对穿孔部位采取封堵措施;施工中应避免破损,如发生破损时应采取修补措施。

5.3隧道模筑混凝土衬砌应满足抗渗要求,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宜低于P8。

5.4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缝、变形缝应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其设置型式应根据地下水情况选择使用:

a)施工缝等接缝处为防水薄弱环节,施工前应做好表面处理,清理污垢,必要时涂刷防水材料;

b)沉降缝、伸缩缝除做好其他防水措施外,可在二衬表面设置集水排水设施;

c)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