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读
课程编号
S0102103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面向专业
新闻学
开课学院
文学院
开课学期
1
学分/学时
3学分/45学时
理论学时
40
实验/实践学时
5
先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无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该课程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选取自“五四”文学革命至今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经典性作家作品为鉴赏对象,内容包括鲁迅、茅盾、巴金、郭沫若、老舍、曹禺、沈从文、冰心、路遥、汪曾祺、史铁生、余华、陈忠实、北岛、顾城等著名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的赏析;不同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特征及鉴赏方法;不同作家作品、不同时期文学精神的学习与体悟等。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名作的了解、阅读与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奖赏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和以后工作需要奠定扎实的文学与写作基础;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深入体悟中华民族文化现代化之艰难与多维,凝聚振兴民族文化的使命担当。
8/470
PAGE10/NUMPAGES470
PAGE3/NUMPAGES470
PAGE3/NUMPAGES470
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1
目标1:能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名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进行赏析,使其具有扎实的语言和文字基础,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指标点4-1:具备较好的文案和语言艺术素质,有一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从事策划整合、内容编创等工作。
指标点6-3:能通过撰写调查报告、策划案、项目文本等书面方式准确描述对新闻传播活动的设想、思考和观点。
创新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对新闻传播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
目标2: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不同的文体特征和基本鉴赏方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
目标3: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本历史面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作家作品及其文学成就,能够联系具体时代背景,解读文化(文学)、历史、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历史的和现代的眼光分别看待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和文学现象,体悟中华民族文化现代化之艰难与多维,凝聚振兴民族文化的使命担当。
指标点1-2:全面发展,体魄强健、心理健康;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诚信守则、公平公正,理解个人在社会、历
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
思想道德: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社会担当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具备人文科学素养、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熟悉职业
伦理规范,具有良好的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
备注:一个课程目标可以支撑一个毕业要求的多个毕业要求指标点,一个毕业要求指标点也可由多个课程目标支撑。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序
号
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预期成果及评价依据
课程思政设计
课时
教学方式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1
第一讲绪论
(1)中国文学的阶段划分(2)不同阶段中国文学的不
同特征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预期成果:
了解为何学习以及如何学习本门课程。
了解本门课程基本内容。
掌握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
评价依据:课堂问答
通过对中国文学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况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现代化之艰难和多维。
理论课时:2实践课时:0
1.教师讲解2.课后思考
4-1
2
第二讲鲁迅《阿Q正传》
鲁迅生平介绍
《阿Q正传》作品赏析
预期成果:
了解鲁迅生平及“立人”思想。
理解阿Q人物形象及其精神胜利法,并作出评价。
理解作品中对辛亥革命的思考。
评价依据:平时考核、期末试卷分析
在讲解中重点强调鲁迅“国民性”批判及
“立人”思想。
理论课时:2实践课时:0
1.课前阅读
2.小组讨论
3.教师指导
4.视频资料学习
1-2
4-1
3
第三讲郁达夫《沉沦》
郁达夫生平介绍
《沉沦》作品赏析
预期成果:
了解郁达夫生平。
理解《沉沦》创作背景及主人公沉沦的原因。
深入理解国家、民族、个人的关系。
评价依据:平时考核、期末试卷分析
通过作品主人公沉沦的原因扩展讨论国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院《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 《现代汉语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 重点民生实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doc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行政执法岗责体系.doc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标准化实施指南(试行).doc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标准(2024年本).doc
-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学生版——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docx
-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教师版——3.3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docx
-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测试卷教师版——第一章人口综合检测卷.docx
-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测试卷教师版——第二章乡村与城镇综合检测卷.docx
- Unit2WildlifeProtectionReadingforWrit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1.pptx
- 《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解读.ppt
- Unit2LookingintotheFutureReadingandThin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 3.pptx
- Unit5voicedthunvoicedthckqu(课件)牛津自然拼读Level4 2.pptx
- Unit1ScienceFictionUsingLanguage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docx
- 《光纤通信》顾畹仪第章2(“系统”相关)共39张.pptx
- Unit3Keepfit单元核心知识点1(SectionA)(原卷版).docx
- Unit2Let’scelebrateDevelopingideasTimeforachange课件高中英语 3.pptx
- 《俄罗斯汉学研究》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