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推进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铁观音之乡安溪发展生态茶产业
行走在安溪县南翼新城龙桥工业园,只见3600多亩的园区内厂房林立,道路宽敞。过去,这里可是一片土柱林立、千沟万壑的“崩岗”侵蚀区。2021年以来,安溪县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超过3亿元,综合治理面积近50万亩,建设生态茶园24.5万亩,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筹。
五招战“崩岗”
“安溪遍地是?崩岗?,山下良田变河滩,河床高田三尺三,要想高产难上难。”这是安溪长期流传着的顺口溜。2021年,一份卫星遥感数据触目惊心:安溪县水土流失面积达814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8%。其中,“崩岗”侵蚀1万多处,占福建省的一半左右。
“针对?崩岗?崩塌程度、地理位置不同,我县摸索出五种有效的治理模式。”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介绍说,一是建设工业园区,变“崩岗”区为工业区;二是建设生态旅游区;三是建设水保生态区,对“崩岗”区进行了综合治理,植被覆盖率由15%提高到93%以上;四是建设经济作物区;五是建设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石材行业退出
安溪县石材开采加工是年产值超过20亿元、年纳税超过1个亿的产业。但是,石材行业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已与该县建设“中国大茶都、新型工业县、闽南后花园、幸福新安溪”的目标定位不相符。从2021年开始,安溪县以壮士断腕的坚决态度,开展整治“风暴”,依法关闭取缔73家石材矿山企业、544家石材加工企业、93家小型加工企业(点),在全省率先实现石材行业全退出。
“一个20亿元产值的行业整体退出,势必会影响财政收入等硬指标的增长,?阵痛?在所难免。但从长远考虑,阵痛终将过去,为的都是安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更美好的明天。”安溪县长高向荣说。
茶业与生态双飞
茶业是安溪的民生产业,全县80%的人口从事与茶相关的行业,农民人均收入一半来自茶叶。茶业,是安溪的“一号工程”。
“安溪原本山清水秀,但随着茶叶价格的飞速提升,茶树变成?摇钱树?,茶园变成?聚宝盆?,千万座山头一时间火爆开垦、黄土遮日,水土流失成了隐患。”安溪县农茶局局长蔡建明说。
如何在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找准平衡点。2021年,安溪县全面推广生态茶园种植模式,每年建4万亩生态茶园,在茶园种树、修排水沟、建蓄水池,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保持茶园原生态。2021年,该县全面禁止毁林开垦茶园,依法查处毁林案件116起。同时,县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实施“百山造绿”工程,每年对100座茶山进行造林绿化,退茶还林,稳定茶园面积。
“在生态茶园内,建设养殖场、沼气池,并套种果树。这叫立体种植茶园。”该县内洋水库生态茶叶庄园负责人姚加怀乐呵呵地说。
“立体”种植茶园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既变废为宝又美化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