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文代词与副词.ppt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

代词与副词

文言人称代词也分为三种人称。第一人称、二人称、三人称。古今汉语的代词分类相同,都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大类。1、人称代词一、代词

吾:吾与汝毕力平险余:余闻而愈悲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予:予观夫巴陵胜状之: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第一人称代词是:“吾”、“余”、“我”、“予”“之”。它们都相当于“我”或“我的”,有时也可表示“我们”或“我们的”。

此外:“臣、愚、不肖、小人、仆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臣本布衣愚以为宫中之事“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孤不度德量力※安陵君其许寡人

第二人称代词有:“尔”、“而”、“汝(女)”、“乃(迺)”、“若”“子”。它们都相当于“你”、“你们”或“你的”、“你们的”。汝:汝亦知射乎尔:尔安敢轻吾射而: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而通尔)若:若入前为寿乃:家祭毋忘告乃翁女:三岁贯女

文言第二人称代词中的“尔”、“汝”具有感情色彩,它们是不拘礼节,很随便的称呼,一般只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亲密者之间的称呼,否则就表示对对方的不尊重。“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陛下(对君王)”作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先生”“您”

第三人称代词是:

“之”“彼”“其”“厥”在古代汉语中没有与现代汉语的“他”完全相同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公与之乘彼:彼与彼年相若也彼:彼可取而代之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厥:思厥先祖父

23145“其”主要用作定语,两者都不能象现代汉语的“他”那样用来充当句子的主语。“之”主要用作宾语,“之”充当宾语,一般都有具体指代对象。募有能捕之(指代毒蛇)者,当其租入。(之:指代曹操);瑜请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

“其”字用作定语,相当于“他的”、“他们的”。吾视其(他们的)辙乱,望其(他们的)旗靡,故逐之”在特殊情况下,“之”也可表示“他的”。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他的”)权”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除“余”、“予”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外,其它所有人称代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都可以表示多数。01战在我(指代曹军),非在贼也;吾与汝(你们)毕力平险殚其(指代乡邻们)地之出,竭其(乡邻)庐之入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指五人),且立石于其(他们的)墓之门,以旌其(他们的)所为。02

古汉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也可在它们的后面加上“侪”“辈”“属”“曹”“等”“族”“徒”字表示多数。“吾辈、尔曹、尔等、吾属”。吾属(我们)今为之虏矣尔曹(你们)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若属皆且为所虏。士大夫之族※郯子之徒

(2)指示代词030201古汉语的指示代词可分为表示远指的代词、表示近指的代词、虚指和无指代词三大类表示远指的代词表示远指的有:“彼”、“夫”、“其”等。这些代词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样”相当。

彼(那个)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那些)古书之不存。以故其(那)后名之曰:“褒禅”微夫(那)人之力不及此

壹有:“是”、“斯”“之”、‘然”、“尔”、“若”等。这些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此”、“这”、“这个”、“这样”。贰表示近指的代词叁是(这)时,曹操遗(wei)权书曰吾斯(这)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这样)也出若(这样)入若(这样),天下莫不平均

古汉语指示代词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词-“他”,既非远指,也非近指,而是另有所指,相当于现汉的“别的”、“其他的”。01商君欲之他(别的)国;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王顾左右而言他。他(以后)日,复见其邻人之子此句中的“他日”指以后的日子。文言文中的“他日”也可指以前的日子。02

3、虚指和无指代词或(有的)师焉,或(有的)不师焉。既其出,则或(有的人)咎其欲出者。或(有的人)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虚指”,即指代对象不明确。文言中的虚指代词主要用“或”字表示,相当于“有的”、‘有人”。

“无指”,即排除一切对象。文言的“无指代词”主要是“莫”和“无”,相当于“没有誰”、“没有什么”“非我莫属”“攻无不克”以为莫己若者

(3)疑问代词常见的文言疑问代词有:“孰”、“何”、“曷”、“安”、“焉”、“奚”、“胡”、“恶”(wu)等。

二、副词

文言文中虚词中,副词的数量是最多的,分类也是最复杂的。它总共分为九类:程度、范围、时间、肯定、否定、情态、频率语气、谦敬

表程度进步:益、愈、弥、尤、加、倍。最高程度:甚、至、绝、殊、最、极、良、颇。表程度轻:少、稍、略。0203一、程度副词

《捕蛇者说》:余闻而愈悲。

文档评论(0)

189****68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