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级高一3+1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文人士大夫在诗词中常言向往寄身江海。但不同于归隐田园的躬行实践,诗人的江海余生,
侧重彰显漂泊中的自由洒脱,是对“生活在别处”的浪漫想象。
②“江海”作为常见意象,除实指江河湖海外,也表心胸开阔、才情过人之意。当表退隐之志时,
常与“魏阙”“蓬莱阁”相对,诗人自称“江海人”。如高适《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箕山别来久,
魏阙谁不恋。独有江海心,悠悠未尝倦。”同时为显高洁不俗,常与“鸥盟”典故结合,如刘长卿《禅智
寺上方怀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创》言:“平生江海意,惟共白鸥同。”
③当江海表隐逸时,最典型的表达是终老江海。如孔子就曾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因失意
而欲退隐是文人常态,但终老烟波中更重洒脱之意。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便非常典型,“人
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因遭遇挫折而想扬长而去。而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小舟从
此逝,江海寄余生。”诗人的江海余生不仅意欲逃离尘劳,更期待寄身江海后的超脱。
④在这类想象中,“江海”常与“五湖”结合。越王复国后,因其“可与履危不可与安”,范蠡“乘轻
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国语·越语下》)。李白在《赠韦秘书子春》中“终与安社稷,功成
去五湖”,翩然而去的范蠡,实现了李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的理想。王安石《世
上》言:“范蠡五湖收远迹,管宁沧海寄余生。”
⑤范蠡“乘轻舟”而去,故“小舟”“扁舟”也是高频意象。驾扁舟于江海间,不再附着权力体系,
也不留恋私人情感,正是“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诗人想象“寄余生”的“江
海”,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水域,不论人生失意还是功成身退,都能于其中彻底远离尘世纷扰。
⑥将江海余生与归隐田园相较,更能显其差异。固然二者都意在脱离仕宦尘劳,不再被世俗和
权力束缚,从而掌握人生自主性。且从可行性言,似乎都可付诸实践。但江海余生中,不论是“江海”
“五湖”还是“扁舟”,都非具象所指,也非实际规划。以苏轼为例,他多次表示人生远景是和苏辙“归田”,
其《送竹几与谢秀才》言“老去归田只此身”,《除夜病中赠段屯田》又说“归田计已决”,后来苏轼也
确实在宜兴买地。所以归田操作性强,也不乏陶潜般的践行者。再看“江海寄余生”,则更像是江边那
个寂静深夜里倏忽而至的念头,只是暂时忘却营营。
⑦即使“归田”也处于想象或设想阶段时,与想象江海也不尽相同。归田想象中常言及农事生产
与乡居日常。陆游《叹老》言“寓世极知均醉梦,余生只合老耕桑”;李白想象归田时,也言“东皋多
种黍,劝尔早耕田”(《赠崔秋浦三首》其二)。归隐田园指向避世,但生活居所和行迹依然有迹可循。
⑧而想象江海余生时,生活气息并不浓郁,多为用典或概括呈现。如环境书写多关注烟波、日
月等广阔渺远景象,行端《海翁》:“余生甘自老扁舟。四溟高卧月如昼,闲把渔蓑枕白头。”即使涉及
1
细节,仍重在诗意化,如苏轼《南歌子·湖景》:“余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
留。”苏轼想象在小舟上食用菱角鸡头,感受明月相照。可见江海余生的日常只是诗意想象的载体。江
海与田园相较,二者一虚一实。
⑨同时诗人对归隐田园与江海的归属感也有明显差异。通常前者言“归”田园或“归隐”山林,而
想象江海余生时,苏轼等人言“寄”,更常见的动词则是“去”。“寄”与“去”都表明“江海”给人距离感,以
及自身面对江海时的客体状态。“归”与“去”之间,既是诗人现实遭际和诗思的流转,也是对二者心理
归属亲疏的差异。“归”田是农耕民族对土地和耕种的天然亲近,当遭遇失意,便想退隐到纯朴安心的
山野乡居生活。而“去”江海,则是去他方开启新旅途,同时将现实困境及人世羁绊皆抛之脑后。田园
作为可以回归的抚慰身心的温馨家园,是承接失意人生的最后归宿,而江海余生则是舍弃一切决绝而
去,从此栖居于随心遫游的诗意远方。如李谷《次延兴岛》云“书剑年来违素志,江湖此去寄余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共30张PPT).pptx
- 3.1.2 植株的生长 课件(共41张PPT)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pptx
- 3.5.1神经系统的组成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冀少版(2024)七年级下册.pptx
- 3.5.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冀少版(2024)七年级下册.pptx
- 9.3《声声慢》 说课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卖炭翁》课件(共37张ppt).pptx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正雅学校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2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二十三中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详解).pdf
-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无答案).pdf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三中学(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部分).pdf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pdf
- 河北省邢台市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河南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河南省部分名校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 黑吉辽蒙卷——2025届高考地理4月模拟预测卷(含答案解析).pdf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YY_T 0316-2016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pdf
- 猪肉部位分割图.doc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GJB 438C-2021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高清,带章).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二单词表.doc VIP
-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erp培训课资料课件.ppt VIP
- 2025四川广安前锋区选聘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脑积水患者的护理PPT参考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