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31—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规范通则
为了贯彻落实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区域优势及农业产业发展,及时了解地域特色农产品信息,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及时指导生产和引导消费,满足公众对安全优质营养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和保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规范通则》。制定本通则的主要目的是指导承担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工作的检测技术机构,依照指定的标准工作程序和方法,开展统一规范的抽样、制样、检验、结果判定及结果处理等具体工作,以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合理、合法、公平、公正和评价数据及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程序、工作质量复核、评价后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粮油、果品、蔬菜、食用菌、茶叶、畜禽、水产、中药材、观赏植物及其他品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营养品质评价鉴定及结果与报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19011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B/T27065
合格评定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
GB/T30642
食品取样检验通用导则
GB/T30763
农产品质量分级导则
GB/T30891
水产品抽样规范
WS/T476营养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WS/T476营养名词术语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名特优新农产品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指在特定区域(原则上以县域为单元)内生产、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商品量、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市场、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高并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登录公告和核发证书的农产品。
3.2评价鉴定
对农(副)产品在种养环境、种养过程、采收方式、分装(分割)、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配送方式等全过程方面作出的判断和鉴定。
3.3评价指标
具体的、可观察的、可识别、可测量的评价内容。
4.评价原则
4.1科学性
评价应依据相关的标准和文件开展工作。评价的开展应基于已有的客观数据、规范性材
—32—
料。
4.2公正性
评价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应按照工作程序和有关要求执行,评价实施主体应独立作出判定,以公正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评价工作。
5.评价指标
5.1果蔬类
5.1.1感官指标
大小、重量、形状、色泽、质地、气味、香味、滋味、新鲜度、整齐度等。5.1.2通用营养指标
维生素C、B族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果胶、粗纤维、总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水分、干物质、蛋白质、脂肪、淀粉、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
5.1.3特色营养指标
色素、类黄酮、不饱和脂肪酸、特殊氨基酸等功能活性物质等。
5.2茶叶
5.2.1感官指标
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5.2.2通用营养指标
微量元素、氨基酸、总糖。5.2.3特色营养指标
维生素C、锌、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茶色素、茶多糖、儿茶素、咖啡碱、黄酮等。
5.3粮油类
5.3.1感官指标
形状、色泽、气味、重量(千粒重)、口感和滋味;硬度、粒型、膨胀率、密度和胶稠度等。
5.3.2通用营养指标
蛋白质、脂肪、淀粉、干物质、还原糖、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和粗纤维等营养物质。
5.3.3特色营养指标
花色苷、维生素、叶酸、甾醇、酚类化合物和类胡萝卜素等功能活性物质,以及内在抗营养因子等。
5.4畜禽类
5.4.1感官指标
肉色、毛孔大小和密度、气味和口感;嫩度、系水力、皮脂率和剪切力等。5.4.2通用营养指标
蛋白质、脂肪、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5.4.3特色营养指标
胆固醇、肌苷酸和卵磷脂等功能活性物质,以及内在抗营养因子等。
5.5水产类
5.5.1感官指标
口感、大小、重量、体型、色泽、质地和肥满度;嫩度、弹性、硬度、咀嚼度、粘度、回复力和胶黏性等。
5.5.2通用营养指标
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A、D和E等营养物质。
—33—
5.5.3特色营养指标
虾青素、DHA、EPA、牛磺酸、卵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胶原蛋白等功能活性物质,以及内在抗营养因子如内源性嘌呤等。
5.6中药材
5.6.1感官指标
大小、重量、形状和色泽等。5.6.2通用营养指标
有效成分、浸出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