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形神一体(生理与心理相互影响)、脏腑经络的整体协调。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天人相应):季节气候、昼夜节律对生理病理的影响(如“春善病鼽衄”)。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社会地位、情志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如“尝贵后贱”致脱营证)。
辨证论治
辨证:通过四诊收集资料,辨别疾病当前的证候(如“风寒表实证”)。
论治:根据证候确定治法方药(如寒者热之)。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一疾病因证不同而治法不同(如感冒风寒与风热证),不同疾病因证相同而治法相同(如胃下垂与子宫脱垂均用补中益气汤)。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阴阳学说
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如昼为阳、夜为阴)。
阴阳属性特点:
相对性(同一事物可分阴阳,如白天为阳、午后为阴)。
可分性(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五脏属阴,心肺属阳)。
阴阳关系:对立制约(寒热互克,如四季气候调节)。
互根互用(无阳则阴无以生,如气属阳,血属阴,气血互生)。
消长平衡(动态变化,如昼夜交替)。
相互转化(物极必反,如热极生寒)。
2.五行学说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土爰稼穑(生化、承载);金曰从革(肃杀、收敛);水曰润下(寒凉、滋润)。
五行关系:相生(木→火→土→金→水,如肝生心)。
相克(木→土→水→火→金,如肝克脾)。
相乘(过克,如木旺乘土)与相侮(反克,如木火刑金)。
三、藏象学说
1.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
五脏(藏精气而不泻):
心:主血脉,藏神(主神明)。
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
脾:主运化,统血,为后天之本。
肝:主疏泄,藏血。
肾:藏精,主水,主纳气。
六腑(传化物而不藏):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共同完成受纳、消化、传导功能。
2.五脏与体表组织的关系
心主脉、其华在面;肝主筋、开窍于目;脾主肉、开窍于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肾主骨、开窍于耳。
四、精气血津液
精: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气: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功能(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血:濡养全身,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
津液: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分津与液,如汗为津,涕为液)。
五、经络学说
十二经脉:手三阴经(心、肺、心包)、手三阳经(小肠、大肠、三焦)、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
奇经八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任脉(总任一身之阴)、冲脉、带脉等。
六、病因病机
外感病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疠气。
内伤病因: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倦。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脏腑功能失常。
七、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司外揣内:通过外在症状推断内在病机(如面红目赤→肝火上炎)。
取象比类:用自然现象类比人体生理病理(如“心者,君主之官”)。
试探反证:通过治疗反应验证诊断(如试投温药观察寒热变化)。
第二章藏象学说
一、藏象学说总论
1.藏象的概念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象”指内脏的外在表现(形态、功能、病理征象)。
核心:以象测藏,通过外部征象推断内脏活动规律。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
类别
组成
功能特点
举例
五脏
心、肝、脾、肺、肾
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心藏神,肾藏精
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
胃主受纳腐熟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形似腑,功能似脏(藏而不泻)
脑主神明
二、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病理
1.心
生理功能:
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心气推动,脉道通利)。
主神明: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者,君主之官”)。
病理表现:
心血虚:心悸、失眠;心火亢盛:口舌生疮、失眠多梦。
2.肺
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宗气生成),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肺气宣降调节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
病理表现:
肺失宣降→咳嗽、气喘;肺气虚→气短、自汗。
3.脾
生理功能:
主运化:运化水谷(消化吸收)与水液(输布津液)。
统血:固摄血液防止逸出脉外。
主升清:升举内脏,维持脏腑位置。
病理表现:
脾虚→腹胀、便溏;脾不统血→便血、崩漏。
4.肝
生理功能:
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情志条达)。
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肝受血而能视”)。
病理表现:
肝郁气滞→胁痛、月经不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docx
-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
- 第八章《浮力》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pdf VIP
- 铁路轨道车制动系统-研究所.ppt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专题复习讲义及训练:法律知识.pdf
- 关于创建“温馨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pdf
- 产后修复腹直肌护理.pptx VIP
- 辽宁协作校2024-2025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 产后康复-腹直肌分离.pptx VIP
- 《失智老年人照护》课件:记忆力训练相关知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