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中,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本罪的成立条件之一,是认定行为人相关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相区分的关键。
由于“非法占有目的”属于人的主观心理活动,在实务中难以直接认定,需通过行为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推定。《刑法》第224条描述本罪时具体规定了五种情形,用列举相关行为模式的方式来辅助判断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实务中,司法机关也基本延续该逻辑进行判断,人民法院案例库2023-16-1-167-003号案例的裁判理由对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做出了具体的指引,综合《刑法》条文对具体情形的列举,可以从以下六方面进行审查:(1)行为主体资格的真实性;(2)行为人的履约能力;(3)是否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行为;(4)行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5)行为人是否隐匿、挥霍财产;(6)行为人事后态度是否积极。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占有目的”时不能简单地从单个方面判断,实践中需要结合以上述六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本文将从上述审查角度展开如何判定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一、行为主体资格的真实性
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首先应考虑行为人在实行相关行为时主体资格是否真实。若行为人以真实的身份,而非假借他人名义或虚构身份与对方磋商,签订合同,可以推定行为人有正常履行合同,达成交易结果的主观目的。在李某胜合同诈骗案中(入库编号:2023-16-1-167-003)(以下简称李某胜案),裁判认为:在刑事诈骗中,行为人签约时往往会以虚假身份出现,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假冒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从而达到行骗目的。在康某某合同诈骗案中(入库编号:2023-03-1-167-007)(以下简称康某某案),裁判认为: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先履行小额合同,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在收受对方当事人货物后逃匿的,足以认定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目的。在寇某等合同诈骗、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中(入库编号:2024-03-1-167-004),裁判认为:行为人通过伪造其他单位印章的方式虚构工程项目,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引诱投资人垫资施工,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以认定被告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二、行为人的履约能力
在本罪中,行为人常以虚构履约能力的方式来骗取对方的信任而签订相关合同,继而骗取财物。因此,对履约能力的准确判断十分重要。评价行为人的履约能力时,不能仅凭其亏损状态进行认定,而应当结合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所从事项目的风险等综合判断。此外,需动态评估其履约能力,即不仅要评估合同签订时的履约能力,还需结合磋商阶段和实际履行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中在评价其主观目的时会首先考察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是否具有合同约定的相应的履行能力。若其在合同签订时即具有合同约定的履约能力,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直接推定其“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在李某胜案中,裁判认为:齐某水、贾某启、张某均证实李某胜所经营的徐州某钢铁公司当时经营效益较好,生铁刚出来就被买主买走,且李某胜主张有价值16万元的某科技股原始股票和位于徐州市的价值140万元的房产一套,有一定履约能力,但侦查机关未对上述财产状况及其还款能力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审计,原裁判认定李某胜没有履约能力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总结相关裁判要旨,笔者认为,若出现以下具体情形,同样应认定行为人具有履行能力,继而推定“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一)行为人虽不具备全部履约条件,但有证据证明其在履行期限内具有相应的生产经营能力,履约有一定保障的;(二)行为人缔结合同时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丧失了履约能力,导致无力归还他人财物的;(三)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但是在取得他人财物后为履行合同做了积极努力,但因其它客观原因丧失归还能力的。三、是否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行为
《民法典》第509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若行为人按照合同约定,并遵守法律规定正常履行了自己的合同义务,则可以认定其“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若行为人未履行合同,判断时则需进一步区分情形,包括完全未履行、部分履行、非正常履行。其中对于非正常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民日报》16个金句,句句通透.doc
- 【典型案例】超标电动车驾驶人无证驾驶,是否构成保险拒赔的免责事由?.doc
- 10个改变我们思考角度的文句.doc
- 10个让你一夜长大的人性铁律.doc
- 10个让你越来越通透的人性铁律.doc
- 10条人性潜 规则.doc
- 42句水墨意境的发圈金句文案.doc
- 备战法考—每日一练.doc
- 出门在外20个保命习惯一定要记牢.docx
- 红与黑:撕裂灵魂的48句人性独白.docx
- 广东省香山中学、高要一中、广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政治 含答案.docx
-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英语试题 含解析.docx
- 广西河池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校联体第一次联考试题 政治 PDF版含解析.pdf
- 大学数学第2册.ppt
- Linux系统管理及应用项目式教程(RHEL9CentOSStream9)课标教案.docx
- 智学英语高级教程1.pptx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
-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三模试题 地理 含答案.docx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 地理 含答案.docx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 化学 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