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B38
DB1302
唐山市地方标准
DB1302/T474—2017
柴胡根腐病菌鉴定方法
2017-12-20发布2018-01-01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2/T47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客绍英、姜峰、马艳芝、王晓英、段英姿、张胜珍。
DB1302/T474—2017
柴胡根腐病菌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柴胡根腐病菌(FusariumsolaniWill)鉴定的方法原理、仪器设备和试验用具、试
剂和培养基、田间取样、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及病原菌特征判断、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判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镰刀菌属为主要致病菌的柴胡根腐病菌检测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2122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TS(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内转录间隔区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
BLAST(BasicLocalAlignmentSearchTool):局部序列比对基本检索工具
4方法原理
根据茄腐镰刀菌在柴胡根茎交界处的症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PCR特异性反应对病原菌进行鉴定。
5仪器设备和试验用具
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冰箱、高压灭菌锅、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核酸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微量移液器、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镊子、解剖刀、酒精灯、医用解剖剪等。
6试剂和培养基
无菌双蒸水、液氮、蛋白酶K、盐酸、氢氧化钠、乙酸铵、氯化钠、TAE缓冲液、无水乙醇、溴化乙锭、三氯甲烷、异丙醇、异戊醇、TE缓冲液(pH8.0)、PCR试剂(包括TaqDNA聚合酶、dNTP、PCR缓冲液)、葡萄糖、五氯硝基苯(PCNB)、硫酸链霉素、20%乳酸、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所有试验用水均为无菌双蒸水。
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PCNB酸性马铃薯葡萄糖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基,配制方法见附录A。
7田间取样
重点检查根茎交界处,病症是在根茎交界处根组织变粗,颜色变深,质地变脆,并且在表面有裂隙。
DB1302/T474—2017
将可疑发病柴胡植株连根拔出,轻轻抖动去除表土,送实验室做进一步的检验。取样方法和步骤按SN/T2122规定执行。
8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
切取病健交界部位组织(约0.5cm×0.5cm),用0.1%次氯酸钠溶液等消毒液表面消毒5min~10min(根据分离组织的腐败程度可以适当增加或缩短表面消毒时间),无菌水冲洗2次~3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置于PCNB酸性马铃薯葡萄糖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25℃~28℃培养2d~3d。发现有灰白色菌丝长出,立即挑取菌落边缘菌丝,转入PDA平板纯化并保存。
9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及病原菌特征判断
将分离获得的候选真菌分别在PDA培养基上25℃培养7d,观察菌落形态、颜色;用显微镜观察候选真菌分生孢子形态、隔膜有无及数目、产孢结构、厚垣孢子有无及着生部位等。
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蔓延生长,菌丝呈白色绒毛状,不易产孢子。镜检可以看见大量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伸长、不分枝;小型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肾形,单胞或双胞,数量大,呈假头状聚生;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两端较钝,顶胞稍弯,具1隔~6隔,其中3隔膜占总数的99%以上;厚垣孢子球形,表面光滑或粗糙,顶生或间生于菌丝中。见附录B。
10分子生物学鉴定
形态学鉴定后还需进行PCR鉴定,PCR鉴定方法见附录C。茄腐镰刀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的序列见附录D。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紫外灯照射下从凝胶中切取目标条带并测序分析。
测序结果经BLAST(/blast)与NCBI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11结果判定
根据茄腐镰刀菌的鉴定特征和PCR比对结果对病原菌分离物进行综合判断,如病原菌特征符合第9章的描述,并且序列比对相似度与已报道的茄腐镰刀菌超过99%,可以确定为茄腐镰刀菌。
DB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docx
- 《旅游职业礼仪》课件——表情礼仪.pptx VIP
- 智慧康养服务平台方案.pptx VIP
- 学堂在线 学堂云 雨课堂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电大一网一《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形考任务3(预备知识:第4章;分值:15分).docx
- (二模)淮北市和淮南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 (二模)衢州、丽水、湖州2025年4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pdf
- 企业税务合规管理框架、案例、主要税种合规管理重点、小微企业的税务合规管理.docx VIP
-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