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日光温室草莓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FDIS.docx

日光温室草莓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FDIS.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B31

DB1302

唐山市地方标准

DB1302/T463—2017

日光温室草莓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2017-12-20发布2018-01-01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02/T46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唐山市农牧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市土壤肥料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树明、张作新、王志勇、董海泉、于瑛、李贺静、李彤、张军、韩捷、刘书娥、张志勇、陈亚东、刘新光、白云燕、杨丽君、么永胜、宋建坡、杜雪娜、赵晖、脱万亮、郭巧珍。

1

DB1302/T463—2017日光温室草莓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草莓水肥一体化生产中品种选择及种苗要求、整地施肥、滴灌系统、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日光温室草莓水肥一体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水肥一体化

根据作物需求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实现水肥耦合,全面提高水肥利用率。

4品种选择及种苗要求

4.1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广、抗病虫能力强、休眠浅、丰产、早熟、商品性好、较耐贮运的品种。

4.2种苗要求

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具有4片以上功能叶,新茎粗0.8cm以上,根系发达的种苗,无病毒。引进商品苗应遵守植物检疫和品种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5整地施肥

5.1整地

清除草莓和其他作物残株,破畦,耙平土壤。有条件的可以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以及铁、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作为施肥的参考。

5.2土壤消毒

2

DB1302/T463—2017

连作地块,根据土传病虫害发生程度,在每季生产前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

a)太阳能消毒:6月中旬至7月上旬,每667m2温室均匀撒施长度为2cm~3cm的秸秆600kg~1200kg,或于5月初套种禾本科作物,消毒前粉碎撒施。用旋耕机深旋耕,与土壤混匀,灌透水至地表积水达5cm以上。土壤表面覆盖0.02mm~0.04mm的透明塑料膜,密闭温室40d以上;

b)石灰氮消毒:6月中下旬,利用石灰氮进行土壤消毒。每667m2温室均匀撒施石灰氮40kg~80kg和长度为2cm~3cm的秸秆600kg~1200kg,用旋耕机深旋起垄,垄沟内灌水,土壤表面覆膜,盖严,密闭温室。消毒时间30d~40d。消毒后,撤膜晾晒7d以上;

c)熏蒸剂处理:6月至7月,采用氯化苦、棉隆等化学熏蒸剂进行土壤处理。土壤处理前5d~7d,浇透水,待土壤相对湿度达60%~70%时,旋耕。按推荐用量和方法使用熏蒸剂后,覆盖无渗漏薄膜,消毒时间15d~20d。消毒后,撤膜晾晒15d以上。

5.3施基肥

每667m2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kg~5000kg或商品有机肥800kg~1500kg、复合肥30kg~40kg、过磷酸钙30kg~40kg做基肥。用旋耕机深旋耕。肥料使用按NY/T496规定执行。

5.4起垄

定植前7d~10d起垄。垄距70cm~90cm,垄台高35cm~40cm,上宽40cm~50cm,下宽60cm~70cm。

6滴灌系统

6.1灌溉水源要求

灌溉水水质符合GB5084规定,水泵流量20m3∕h,扬程35m,动力1.5kW。

6.2滴灌系统组成

滴灌系统包括机井、潜水泵、主管道、入棚首部、滴灌管。

6.3滴灌系统安装

潜水泵直接连接地上简易管道,管径为60mm;入棚主管道在地上铺设,管径32mm;主管道连接入棚首部,入棚首部包括施肥罐、网式过滤器、球阀、排污阀;本系统选用压力补偿滴管、内镶式紊流滴头,垄中间位置铺设1条或2条滴管毛管,滴头间距20cm~25cm,滴头出水量1.5L/h~2L/h。

6.4滴灌系统操作

初次使用前打开主管、滴灌管的管堵,冲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