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CJGMCMAugust2024.Vol39.153147
光明中医2024年8月第39卷第15期
科研进展
SWOT分析中医治未病思想发展策略
朱天顺朱可可?魏长慧王贺4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亚健康以及慢病人群不断扩大,传统医疗模式函待改变,具有两千多
年历史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发挥其独特的疾病预防与保健优势,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变。该文采
用SWOT分析法对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中国的应用进行分析,明确了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以期为中医“治未病”服务
体系的建设提供发展策略,推动“治未病”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与应用。
关键词:中医学;治未病;策略;SWOT分析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24.15.056文章编号:1003-8914(2024)-15-3147-04
“治未病”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其强调对生命学集大成者孙思渺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
过程的总体把握和全面养护,其内涵主要包含3个层3个层次,认为治未病的关键重在“养性”[7]。清代名
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痿后防复[1,2]。“治未病”服医叶天士著有《温病论》,将“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
务体系的发展适应了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大力普及安防变”思想始终贯穿于患者的救治中[8]。奠基于战
中医“治未病”知识,是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国,起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
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健康中国”、提升人民群众健《温病论》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现在仍具有重要意义,
康水平的必然要求[3]。《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指导人们防病治病实践。
见》【4]中指出预防是维护人民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1.1.2技术形式多样临床应用广泛中医“治未病”
策略,要从注重“治已病”到聚焦“治未病”。中医药在是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凝练与总结,逐渐得到人们的
慢性病及常见病的防治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在维护健重视及认可,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思想的指导下,
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针灸、刮痧、三伏贴、刺络放血、火罐疗法、音乐疗法、情
战。本文主要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医“治未病”思志疗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适宜技术广泛
想进行深人剖析,探讨治未病思想在中国发展中存在应用于临床指导各种疑难杂病的治疗,展现其独特的
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中医“治未病”优势,尤其是针对高血压病、糖尿病、骨科疾病、心系疾
思想的发展提供参考。病、肿瘤以及健康管理。用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
1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SWOT分析探讨其对高血压病前期患者血压的影响,顺应四时、调
1.1内部优势(Strengths,S)节情志、节制饮食、辨体施膳及耳穴压丸等方式能有效
1.1.1治未病思想悠久源远流长中医“治未病”思控制血压,与当代医学高血压病的分级预防不谋而
想最早奠基于战国时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首合[9]。治未病思想应用于糖尿病的不同阶段能够有
展【10]
次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防止并发症的加重与进展
治未病独特的预防保健优势,将预防与治疗并举,整体
乱”,彰显了未病先防的理念[5]。张仲景在《伤寒杂病
论》中进一步发展治未病,将“养生防病、有病早治、已观念的运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病防传”精髓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和临床[6]。唐代医1.1.3满足健康需求提升健康意识只随着医疗卫生
事业的改革,目前“以预防为主,防治重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