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2024学年济南市槐荫区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质检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25.4)
一、(1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①社会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随母归省时看的一场社戏,因为有一群淳朴、天真的农家小伙伴的陪伴,让迅哥儿深深眷念,却又随着时间流逝在记忆中戛然而止。②听着富有陕北特色的“信天游”,使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吃着小米饭、肩扛红旗的辉煌历程。黄土高原上响起的安塞腰鼓,磅礴壮美,展现的是那一群茂腾腾后生们的阳刚之美,这表演令人叹为观止。吴伯箫记忆中那一盏小小的灯笼,映照着祖孙情笃、母子情深,慰藉着孤行客的心。③灯笼亦使作者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的情景,激励起他心中的爱国热情,震憾着他的心灵……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在加快,许多民俗已销声匿迹,④但随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民俗文化必将焕发新的生命力,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1.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省(xǐng)B.磅礴C.藉(jiè)D.震憾
2.文段中画波浪线处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戛然而止B.叹为观止C.销声匿迹D.周而复始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①B.②C.③D.④
4.招牌是民俗的体现,是街市的“眼睛”,好的招牌引人关注,值得品味。小语搜集了曲水亭街几个风格独特的招牌与大家分享,请仿照示例,品析另外两个店名的含义。(4分)
茶颜悦色柳畔如你所院
【示例】“茶颜悦色”这个招牌名改编自成语“和颜悦色”,“颜”和“色”都指人的面部表情。“茶颜悦色”的含义是品一杯中国茶让人开心、愉悦。
5.小文的姐姐准备在曲水亭街开一家书店,请你帮她写出下联。(注意对仗和仄起平收要求)(3分)
上联:书味无穷,大千世界皆藏纳下联:店容有境,_____________
二、(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1题。(共21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①,瀑见。瀑行青壁间,震山掉②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③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④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不知作何等语。
(节选自袁宏道《观第五泄记》)
【注释】①罅(xià):缝隙,裂隙。②掉:摇动。③掣(chè)折:转折。④欹(qī):斜靠。
6.下列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潭西南而望”中的“西南”与乙文“从山门右折”中的“右”,都是名词作状语。
B.甲文“闻水声”与乙文“闻疾雷声”中的两个“闻”,意思相同。
C.甲文“乃记之而去”中的“去”与乙文“而犹不忍去”中的“去”,意思相同。
D.甲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与乙文中的“此瀑声也”,都是判断句。
7.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以其境过清”与乙文“以面受沫”中的两个“以”,意义和用法不同。
B.甲文“心乐之”与乙文“山行之极观也”中的两个“之”,意义和用法不同。
C.“似与游者相乐”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两个“与”,意义和用法相同。
D.“珮”“环”都是玉饰,由此可推知,“腰白玉之环”中的“环”也是玉饰。
8.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乙两文均以作者游踪为线索,均运用移步换景写法,有身临其境之感。
B.甲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山西省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湖北省部分校七年级语文3月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湖北省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4月济南市章丘区中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济南市东南片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质检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陕西省高三语文高考模拟检测试卷(三)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上海市金山区初三中考语文二模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深圳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舟山市初中语文中考4月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淄博市博山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学年怀仁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学年晋中市平遥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学年晋中市榆次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