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
0.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
世纪90年代
0.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A】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B.《有
关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D.《反杜
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0.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C】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
克思和恩格斯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0.4.马克思主义是【A】A.有关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所有优秀文化成果和
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有关将来社会详细构想的学说
简答题目录
0.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0.2.简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0.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起源。
0.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0.5.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
0.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0.7.简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0.8.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标。
0.9.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措施。
1.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2.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1.3.简述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含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
1.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5.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6.简述认可相对静止的意义。
1.7.简述时间和空间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1.8.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1.9.为何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10.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1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1.12.简述为何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13.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1.14.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15.简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16.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17.简述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其措施论意义。
1.18.简述矛盾的重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措施论意义。
1.19.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1.20.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2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1.22.简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1.23.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2.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2.简述认识主体的涵义及其性质和特点。
2.3.简述认识客体的涵义、组成和特点。
2.4.简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5.简述唯物论的反应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2.6.简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7.简述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应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应论的对立。
2.8.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分。
2.9.阐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2.10.阐明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愈加重大。
2.11.简述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通过数次重复才能完成。
2.12.简述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2.13.简述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2.14.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2.15.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
2.16.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2.17.简述为何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
2.18.简述逻辑证明与实践检查的关系。
2.19.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3.1.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2.简述人口原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3.简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4.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3.5.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体现。
3.6.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7.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当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3.8.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3.9.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10.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
3.11.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12.简述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3.1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3.14.简述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3.15.简述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中的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海南省考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doc VIP
- 制药工程制图习题集(第二版)于颖_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耳鼻喉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pdf VIP
- GB 24462-2009 民用原电池安全通用要求.docx VIP
- L2二年级《学霸思维·满分数学》配套习题书.pdf VIP
- 2022年河北省考公务员面试结构化面试真题试卷解析(12套).pdf VIP
- 上门催收技巧培训.pptx VIP
- 2019 雅马哈NIKEN 850 倒三轮 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学校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docx
- 省级优秀课件科普版英语六年级下册Lesson 4 What did you do last Saturday .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