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抗心律失常药
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有赖于心肌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根底:膜电位
19.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缓慢型快速型窦性过缓传导阻滞房性心动过快室性心动过快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早搏过速颤抖
19.抗心律失常药心肌细胞工作细胞自律细胞快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
19.抗心律失常药第一节正常心肌电生理一、正常心肌细胞膜电位1.心肌细胞的AP:(1)快反响细胞;由Na+内流所致;去极迅速,传导速度快,静息电位高(-80一-95mV),属快反响细胞,其动作电位称为快反响电位。
19.抗心律失常药图19-1心室肌和窦房结的动作电位
19.抗心律失常药(2)慢反响细胞:由Ca2+内流而致,去极速度慢,传导速度亦慢,静息电位低(-50~-70mV),其动作电位称为慢反响电位(图19-1)。2.心肌细胞RP:心肌细胞在静息期,细胞膜的两侧呈内负外正极化状态,所测的电位差为静息膜电位。3.AP分为5期即0、1、2、3、4期。0期为去极过程,1、2、3期为复极过程。
1:快速复极初期,短暂K+外流和Cl-内流3: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增多,膜内电位降低,恢复到静息水平4:静息期
19.抗心律失常药0期-快Na+通道被激活:大量Na+内流0期上升最大速度(Vmax)表示兴奋传导速度。1期-(复极早期)短暂K+外流。2期-(平台期)Ca2+内流;Na+慢通道内流;钾外流,Cl-内流。3期-(复极末期)K+外流增多。4期-(静息期)非自律细胞自律细胞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0相:Na内流1相:K外流,Cl内流2相:Ca内流,K外流,Na,Cl内流3相:钾外流4相:离子的转运,恢复静息态的离子状态。
19.抗心律失常药二、膜反响性膜反响性(membraneresponsiveness)是心肌细胞在不同电位水平受到刺激后所表现的去极反响。膜反响性是决定传导速度的重要因素(图19-2)。
19.抗心律失常药图19-2膜反响曲线正常奎尼丁600300-100-75-50mVv/s
19.抗心律失常药三、有效不应期心肌去极后,必需复极到-50~-60mV,受到刺激能发生传播性兴奋,自去极到引起传播性兴奋,此段时间间隔称有效不应期(effectiverefractoryperiod,ERP)有效不应期的缩短或浦肯野纤维分支有效不应期的不一致,均易形成折返冲动。 抗心律失常药可延长或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使冲动落入有效不应期。
19.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发生机制连续折返〔心动过速〕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正常自律机制改变异常自律机制形成单纯传导障碍〔减慢、阻滞〕折返冲动并行心律自律细胞4期除极速度RP-阈电位非自律细胞〔RP-60mV〕单次折返〔早搏〕
19.抗心律失常药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一、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兴奋冲动形成异常或传导异常1、冲动形成障碍如果窦房结功能降低或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增强,均导致冲动形成的异常,出现心律失常。〔1〕.正常自律机制改变:参与正常舒张期自动除极化的起搏电流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自律性变化称为正常自律机制改变。常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和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等。
19.抗心律失常药〔2〕.异常自律机制形成:非自律心肌细胞,但当其静息电位降低到-60mV以下时,亦能出现自律性,称为异常自律机制形成。可使心肌形成反复冲动,而引起心律失常。〔3〕.触发活动(triggeredactivity)是在一个动作电位除极后引发的频率快,振幅小的振荡电位,膜电位不稳定。这种电位容易到达阈电位,引起期前兴奋.
19.抗心律失常药〔4〕.后除极分为两类,早后除极和迟后除极。A、早后除极-是心肌尚未完全复极时出现的去期极,主要由于Ca2+内流所致。 钙拮抗药可阻断慢钙通道,抑制Ca2+内流,消除心律失常。利多卡因能促进3期K+外流,加速复极过程,可防止发生早后除极(图19-3)。
19.抗心律失常药图19-3早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19.抗心律失常药B、迟后除极-出现在完全复极后舒张早期。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细胞内Ca2+超负荷,而引起短暂Na+内流所致(图19-4)。
19.抗心律失常药图19-4迟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19.抗心律失常药2、冲动传导障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上海市六年级升七年级暑假数学衔接讲义 第01讲 整式(三类知识点+八大题型+强化训练)(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11.0H-全解耦无线接入网络架构(FD-RAN)白皮书.docx VIP
- 钢板桩围堰专项施工方案正文20240130.doc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pdf VIP
- 基于混沌工程的红蓝攻防演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房地产公司项目 销售代理服务供方甄选评分表.docx VIP
- GB/T 23561.1-2024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 第1部分:采样一般规定.pdf
- 工作室合作伙伴合同协议.docx VIP
- 双氧水生产工艺介绍.pptx VIP
- 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