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新).ppt

  1. 1、本文档共1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表面成为细菌的“储藏库”。;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高频接触表面;患者粪便中可检出MRSA;高频接触的无生命的环境表面;常见病原体在无生命环境表面存活时间;*;C.Difficile定植与住院时间;表面污染传播病原体的证据;环境中能获得MRSA吗;;暴露环境的结论;;环境清洁频率重要吗?;我们如何面对挑战;发达国家重视医院环境清洁;病房high-touch表面;办公室high-touch表面;卫生间high-touch表面;走廊high-touch表面;环境感染控制的理念更新;A.清洁单元(cleaningunit);清洁(患者)单元图例;B.严禁“重复浸泡”

;清洁?污染?;交叉污染隐患;医务人员去定植;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重点环节;第一部分:安全注射;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中;

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一)安全注射要求;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注射器不规范使用;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

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灭菌物品不规范使用;(一)安全注射;消毒剂的不规范使用;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求处置。;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什么?;应关注: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方法;第二部分:各种插管后的感染预防措施;(一).气管插管管理要求;措施之一:;成人管鼻饲患者经常发生胃内容物误吸。

2002年11月-2004年12月在美国中西部一所大学附属教学医疗中心5个ICU开展了一项为期2年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成人机械通气管鼻饲患者

结果显示:从360例患者日常抽吸采集的大约6000份气管内分泌物标本,31.3%胃蛋白酶检测阳性,88.9%的患者至少发生过一次误吸。肺炎发生率第一天为24%,第4天为48%。;VAP预防效果的证据:

仰卧位与半卧位VAP发病率有显著差异:

仰卧23%,半卧5%

注意: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15-30度,对VAP没有预防效果;床头抬高实施案例;措施之二:;机械通气定义;无创通气;无创通气的优势;气管插管方式;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较容易,插管的口径较大,便于气道内分泌物的清除,但会影响会厌的功能,患者耐受性差

经鼻气管插管相对易固定,舒适性优于经口插管,患者易耐受,但管径较小,不利于气道和鼻窦分泌物的引流

一般短期内能脱离呼吸机的患者,选择经口气管插管

近年来循证医学证实:经鼻插管患者易合并鼻窦炎,因此,大多数医疗机构经口多于经鼻插管;选择经口插管;措施之三:;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措施之四:;所有部件在消毒或灭菌前均应先彻底清洁,压力蒸汽灭菌或含氯消毒剂高水平消毒

呼吸机内部机械部分,不需要常规灭菌或消毒

同一病人使用的呼吸机,其呼吸回路管道,包括接管、呼气活瓣以及湿化灌,更换时间不要过于频繁(1-2次/周,污染时随时更换)

简易呼吸器在不同患者间使用时要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其他部件:滤网;其他部件:流量传感器的消毒;其他部件:细菌过滤器;措施之五:;;措施之六:;;措施之七:;口腔护理要求;(二).导尿管;*;*;*;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置管时

医务人员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置管过程中,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3.置管后

妥善固定尿管,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可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接口;;基本要求:;*;*;*;*;*;专业指南: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