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573-2016_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VIP

DB13_T573-2016_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73—2016

代替DB13/T573-2004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573—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3/T573-2004《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与DB13/T573-2004的主要差异是:

——增加了栽培基质涵盖内容,在原标准基础上,增加了4.3水和覆土也是栽培的基本原料;

——菌种质量标准由感官描述修改为“应符合GB/T23599的规定”;

——明确了菌种保存温度及栽培种适宜菌龄;

——补充了目前生产中常用玉米芯做主料的配方;

——增加了以玉米芯做主料的培养料处理;

——增加了草菇虫害防治措施;

——增加了清棚及菌糠处理。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通占元、郝素芳、李冬梅、高云凤、杨硕、陈学湛、朱哲江、杨艳华、许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3/T573-2004。

I

DB13/T573—2016

无公害草菇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草菇的产地环境、栽培基质(即培养料)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无公害草菇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599草菇菌种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DB13/T2277食用菌栽培原料质量要求

3产地环境

4栽培基质

草菇栽培主料:稻草、麦秸、玉米芯、棉籽皮、菌糠、废棉及其它农作物秸秆。具体选用主料时应

选择无公害农作物秸秆,并考虑道路两侧尾气排放或污水灌溉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影响,避免或减少使

用道路两侧或污水污染的秸秆、玉米芯等。

草菇栽培辅料:麸皮、玉米面、尿素、有机肥、禽畜粪肥等。具体选用时应考虑牛粪和鸡粪等粪肥

重金属是否超标,禁止使用重金属、兽药含量超标的禽畜粪肥。

水和覆土也是栽培的基本原料,其质量应符合NY5099、DB/T2277的规定。

5栽培技术管理

5.1栽培季节

1

DB13/T573—2016

草菇属于高温草腐型食用菌,适合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菌丝生长温度为20℃~40℃,最适温度

30℃~35℃,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4℃~38℃,最适温度28℃~30℃。气温稳定在25℃以上,昼夜温差变

化较小时进行栽培,有些低温品种,可在23℃以上时栽培。我省大部分地区适宜栽培时间为6~8月,各

地可根据当地气温条件安排生产。

5.2栽培设施

主要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阳畦等。

5.3

菌种

5.3.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栽培品种:大粒种适合于干制、鲜食及盐渍加工;中粒和小粒种适合于盐渍加工和鲜食。

5.3.2菌种质量

应符合GB/T23599的规定。

5.3.3

菌种保存

母种、原种应在10℃~12℃温度范围内保存,每2~3个月提纯复壮一次;栽培种适宜菌龄7d~18d,

超过20d产量明显下降。

5.4

栽培工艺流程

a)配方一:玉米芯67%(需石灰水预处理)、干鸡粪30%、棉饼2%、磷酸二铵1%,料水比为1:1.3~

配方二:稻草69%、干牛粪15%、麸皮10%,另加石灰3%~5%、石膏1%、磷酸二氢钾0.3~0.5%,

料水比为1:1.3~1.4;

c)配方三:棉籽皮81%、干牛粪10%、麸皮3%,另加石灰3%~5%、石膏1%、磷酸二氢钾0.3~

0.5%,料水比为1:1.3~1.4;

d)配方四:麦秸20%、废棉69%、麸皮5%,另加石灰3%~5%、石膏1%、磷酸二氢钾0.3~0.5%,

料水比为1:1.3~1.4;

e)配方五:麦秸20%、平菇菌糠66%、麸皮8%,另加石灰3%~5%、石膏1%、磷酸二氢钾0.3~0.5%,

料水比为1:1.3~1.4。

主料使用前曝晒1d~2d。用玉米芯做主料的,玉米芯不粉碎,石灰水处理后拌料接种。其他原料做

主料的,秸秆要切成10cm左右的段并碾压。秸秆棉籽壳做主料的需要培养料发酵→入棚→巴氏消毒。

2

DB13/T573—2016

选用整个玉米芯,不粉碎,用30%的石灰水浸透7d~10d(白玉米芯7d,红玉米芯10d左右),结束

后直接进棚。

5.6.1.2

鸡粪高温灭菌

干鸡粪预湿后装入编织袋,

文档评论(0)

qd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