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北京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悠然自得
B.碧波荡漾
C.遥想当年
D.落英缤纷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看。
B.她的表演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C.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推迟到了明天。
D.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千里共婵娟。
4.下列词语中,与“繁花似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落英缤纷
B.百花争艳
C.美不胜收
D.鸟语花香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小河像一条彩带蜿蜒在山谷中。
B.雨后的彩虹如同七彩桥。
C.那棵老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D.狮子座的流星雨犹如天空中闪耀的钻石。
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她的歌声如夜莺般婉转。
B.这座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
C.他跑得像飞一样快。
D.那本书厚得像一块大石头。
7.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是:
A.长途
B.草原
C.风景
D.漂亮
8.下列句子中,运用了设问手法的一项是:
A.这是什么花?
B.他为什么这么生气?
C.你喜欢吃苹果吗?
D.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9.下列词语中,属于量词的是:
A.本书
B.青蛙
C.一片
D.雨后
10.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
A.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B.雨中的城市,雨中的街道,雨中的行人。
C.我看到了春天,我看到了希望,我看到了未来。
D.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描写了父子情深的故事。()
2.《春》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3.古代汉语中,“曰”字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
4.《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5.在古代汉语中,“之”字主要用于表示所属关系。()
6.《小石潭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通过对小石潭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7.诗歌《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8.在现代汉语中,“的”、“地”、“得”三个字都可以用作结构助词。()
9.《背影》中的父亲在火车站为儿子买橘子,体现了父爱的伟大。()
10.《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愤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
2.请列举两个常见的古代汉语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3.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以及他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表现。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理解。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2.讨论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分析其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属于实词的是:
A.的
B.了
C.地
D.人
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手法的一项是:
A.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错的吗?
B.他今天一定会来。
C.这本书很好看。
D.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3.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对偶手法的一项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下列词语中,属于副词的是:
A.美丽
B.快乐
C.然后
D.青天
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他的声音很大。
B.这本书很有趣。
C.她跑得很快。
D.这个苹果很大。
6.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
A.看
B.吃
C.跑
D.高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那个城市有很高的楼。
B.爸爸去工作了。
C.那个孩子很聪明。
D.我们去公园玩。
8.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是:
A.朋友
B.时候
C.很多
D.学习
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手法的一项是:
A.你喜欢苹果吗?
B.这个问题很简单。
C.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D.他昨天去哪儿了?
10.下列词语中,属于连词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