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T/LCHXXXX—2025
市政绿色建设生态城市通用道路绿化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市政绿色建设生态城市通用道路绿化施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总体结构、绿化
施工、日常养护。
本文件适用于市政绿色建设生态城市通用道路绿化施工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CJJ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车绿带splitgreenbelt
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
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3.2
生物滞留设施biologicaldetentionfacility
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下沉绿地中海绵设
施的一种,由植物层、蓄水层、土壤层、过滤层构成。含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形式。
3.3
植草沟grassswale
指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地表径流以较低流速经植草沟持留、过滤和渗透,雨水径
流中的多数悬浮颗粒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被有效去除。
4基本要求
4.1建设要求
4.1.1安全防护
绿色生态城市通用道路绿化技术的应用首先应满足通行车辆及行人安全要求,确保绿色生态技术措
施的建设不危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
——绿化设施垂直投影边界应退让道路通行净空≥0.5m,乔木主干距路缘石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m。
——中央隔离带灌木高度宜控制在0.8m~1.2m,其透风率应≥40%以保障行车视距。
——行道树分枝点高度应≥3.5m,距交通信号灯杆基座水平间距可保持5m以上。
——抗风性能薄弱树种应配置钢丝索锚固系统,其抗拔力设计值不宜小于树木自重的1.5倍。
4.1.2景观营造
绿色生态城市道路绿化应在满足绿色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同时,保证其景观效果,应避免出现片面
强调绿色生态功能而忽视景观功能的现象。
——道路绿化季相配置应包含常绿树种(占比≥30%)与色叶树种(占比≥20%)的合理搭配。
——重要景观节点宜采用立体绿化模块,其覆土厚度应≥80cm以满足乔木根系生长需求。
1
T/LCHXXXX—2025
——视觉廊道控制区绿化覆盖率可降至15%~20%,保证城市天际线通透性。
——道路交叉口转角区域宜设置透景窗,其植被高度应≤0.6m且通透面积比≥50%。
4.1.3生态构件
绿色生态城市道路绿化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在绿色生态技术措
施选择、树种选择、施工工艺工法上应体现生态性。
——植物群落构建应遵循:乔木层(高度>5m)占比40%-50%、灌木层(1m~3m)占比30%-40%、
地被层(<1m)占比20%~30%的垂直结构。
-5-3
——土壤改良应达到:pH值6.0~7.5、有机质含量≥2%、渗透系数10~10cm/s。
——雨水渗透设施有效储水深度宜≥30cm,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达到75%~85%。
——优先选用固碳能力强的植物品种,群落生态固碳量可提升15%~25%。
4.1.4调蓄要求
在绿色生态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中,设施的排水规格不应低于城市道路范围内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
降雨重现期标准。绿色生态系统应与城市市政排水设施系统互为补充,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道路水环境。
4.1.5净化要求
道路作为城市汇水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路面雨水具有一定污染,绿色生态城市道路绿化应根据城市
道路水环境质量要求、径流污染特征
文档评论(0)